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

司馬頭陀八葬法~臺灣六愚



司馬頭陀八葬法


  「司馬頭陀八葬法」又稱之為「司馬頭陀論葬八法」。
  按《古今圖書集成》引《地理正宗》的說法,司馬頭陀似乎是唐朝時期的風水名家。若是依《傳燈錄(註:佛教禪宗史書;全稱《景德傳燈錄》,宋代釋道元所撰):「時司馬頭陀自湖南來。百丈(註:唐朝名僧。)謂之曰:『老僧欲往溈山可乎。』,司馬頭陀參禪外蘊人倫之鑒,兼窮地理。」,以及《江西通志》:「司馬頭陀,即唐高僧懷海禪師,亦即馬祖(註:即道一禪師,百丈懷海之師。)姓司馬,其師懷讓禪師,為陝西安康杜氏之子,曾侍六祖惠能大師十五年,..司馬頭陀習堪輿家言,歷覽洪都﹙今江西南昌縣﹚諸山,鈐地一百七十餘處,迄今猶驗。」等,道一禪師與百丈懷海禪師的事蹟來比較推算的話,司馬頭陀應該是唐朝玄宗時期人士,比楊筠松還早數十年。
  不過,明末黃慎所編撰的《地理人天共寶》確認為司馬頭陀為元朝人;而依據清光緒刻本的《地理鐵案》作者與劉公中《堪輿闢謬傳真》的說法,則是宋朝人士。

  因此,司馬頭陀生平,也與楊筠松一樣而難以考據;相同的是,後代的風水著作,亦多託其名。
  六愚認為司馬頭陀應屬唐朝人士較為可能,惟無有任何風水著作流傳後世,今所見之風水著作,應該都是託其名而已。
  「司馬頭陀八葬法」是先將龍脈的種類分為八種,及緩、急、硬、軟、側、中、虛、實等八種;再依這八種脈象,以八種穴法葬之,即蓋、粘、倚、撞、饒、折、虛、實等八種。
  事實上,「司馬頭陀八葬法」究竟是否司馬頭陀所創,亦有待商榷。


1、蓋法
  緩脈當作蓋穴,其脈來處軟,曲曲折折而來,半就虛,半就實;如塞漏桶狀,騎到頭略露微窩,入首低明堂乎,兩間微起,切不可絕頂貪,前砂見穴水傾瀉。


2、粘法
  脈急當作粘穴;粘穴謂之草尾露珠,乃真氣所聚;硬直長脈宜虛粘,橫來急脈宜實粘;切不可安無脈泥水田坪、頑硬突面之間,及無外裹突殺以誤人。


3、倚法
  硬脈葬倚穴;倚穴謂之南枝春早,如附火趨炎發極快,作處必有小明堂方是;經云:「龍從左來穴在右,只為回來方入手。」,是脈落在右,故於左倚之;「龍從右來穴在左,只為藏形如轉磨。」,是脈落在左,故於右倚之。


4、撞法
  脈軟葬撞穴;結穴處面闊緩乎脊如琴背,法當截來,氣之稍急處而正撞之;又有邊厚邊薄,則當隨其厚處,取生旺而幹開偏撞;大抵葬撞法,直葬不折,故謂之順到逆裁,切不可以龍不盡處為疑,切不可於來脈抽動處作傷脈之穴;又當殺嘴做穴誤人;順即正也,逆即湊入,以其犯正故謂之,逆湊入是急。


5、饒法
  側脈葬饒穴;饒穴謂之勒馬回頭。趨生避死,必認來龍不曾轉身,氣勢緊硬而脈斜側合逆到順裁,方可避煞;然不可避之太過,其脈轉近處,必有自然前後左右照應砂水。
逆即斜也,順即拋出退讓也,拋出是緩。


6、折法
  脈中葬折穴。折穴謂之曲水引泉;和針在手折處,故真氣於此聚,諸法中獨此法變換最多;入首脈沉而不可見,然行於地中、山面而不在兩角,故謂之脈中;皆宜尋其橫至入首方頓伏而面乎無脈者方是。


7、實法
  脈虛葬實穴;實穴謂之鑿石取玉。開殺求生龍入首處,抽出正乳或圓珠等山,三面皆虛,只得鑿開以虛就實,取其中之生氣,切不可大開深葬,及於無龍突面;不開腳獨山,及露腳山枝之硬死窩,田內死墩以誤人;是必認來龍尖圓起主,蓋尖則有乳穴,圓則有窩穴,及兩旁有包抱,中出乳頭,或左右單提,或太陽金垂珠掩臍者皆是。


8、虛法
  脈實葬虛穴;虛穴謂之籠甑炊物。氣從下上,龍入首處,或尖圓方,皆面平無脈,地下亦平無脈;只有四應包抱可考,其脈藏地中不起紋路,結穴處平實,故謂之脈實。只得於平地堆土葬之,又有在平田或水地中平墩者。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