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談談漢子

 

談談漢子....六愚無聊之作


2018年九合一選舉期間,國民黨新北市市長候選人侯友宜、台中市市長候選人盧秀燕、高雄市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等,為了宣傳造勢而出現漢子」、「燕子」、「禿子的稱號

燕子與禿子自無可議,惟漢子一詞則語意未清也

漢子一詞,應出自於五胡亂華期間;《北齊書.魏愷》記載著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年間(約西元550年~555年),魏愷被任命為出使陳國使副官,後轉任青州長史,可是魏愷固辭不就。當時的宰相楊愔就稟報於高洋;高洋大怒對楊愔說:何物漢子,我與官,不肯就!明日將過,我自共語。」(註:《北齊書.魏愷》:「明朗從弟愷,少抗直有才辯。魏末,辟開府行參軍,稍遷尚書郎、齊州長史。天保中,聘陳使副。遷青州長史,固辭不就。楊愔以聞,顯祖大怒,謂愔雲:何物漢子,我與官不肯就!明日將過,我自共語。』」

由此可知,此處的漢子是指男子。

再則,根據《新唐書》所載,稱張柬之為奇男子;武則天當政時,曾讓狄仁傑推薦「一好漢任使」,後來「好漢」一詞,與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所載的「佳士」並用;並隨著時間的推移,「漢子」、「好漢」與「男子」相混,而合構成「男子漢」一詞。

直至明清時期,男子漢便與「大丈夫」並稱。

因此,漢子的意思,便是「男子漢大丈夫」。

然而,根據南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:「今人謂賤丈夫曰漢子,蓋始于五胡亂華時。」則明白表示漢子是賤丈夫,而非大丈夫。

此說遭清代王應奎駁斥;《柳南隨筆》:「予按愷其本中國產,故宣帝稱為『漢子』,而非『賤丈夫』之謂也。陸說誤矣。」

此外,明朝顧大韶則明白說明瞭漢子即中國人;易言之,漢子即漢人。《炳燭齋隨筆》:「三代而下,漢之功最著,故至今稱中國人猶曰漢子。

~~2023年七月23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九)~六愚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九)~六愚

 


二十五、因讀音變姓:

亦有遷離故地後,語言不同而改姓狀況。《公羊傳》:「虢謂之郭,聲之轉也。」虢與郭音近,後人則以郭為姓。秦漢時期,多有韓姓遷移至江淮地區,該地區語音韓與何相似,故有韓姓改何情況;北京地區耿、簡音近,故有因而變姓者;同樣的,江浙滬地區王、黃發音同,故有因此而變姓者;其他如轅姓改袁,曼丘改毌丘,皇甫改姓皇父,橋改為喬,莘改姓辛等。

同樣的,大陸地區簡化漢字後,于姓與余姓、蕭姓與肖姓,傅姓和付姓經常發生混淆。

二十六、因簡化改姓:

如司功改姓功,盆成改姓成,軒轅改姓軒,列山改姓列,主父簡化為主姓,涂山改姓涂;少數民族姓氏如赤翟別種皋落改姓落,東夷朝那改姓那;亦有以邑為姓後,再去邑而另成新姓,諸如曾姓源自於鄫,去邑為曾;鄣去邑而成章姓,邘去邑而成于。

二十七、因添字而改姓:

添字改姓之情況較為稀少;如申姓後人,因安定於屠原,遂以複姓申屠為姓;鮮于姓,本姓子,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,其後人子仲又食采於于,便已鮮于為姓。

二十八、因多字姓字單字姓:

如有熊氏改姓熊,神農氏改姓農、神,涂山氏改姓涂,期思氏改姓期,陰康氏改姓陰,列山氏改姓列、山。

二十九、因舊姓改造另成新姓:

此等原因須歸咎於我國字體的使用方式,古字、今字、通用字、異體字等,令人眼花撩亂而出現一字多體以及一字多音狀況;多有家族在此等情況下,擇一字體通用為姓;如刁姓,源於刀字;佘出自於余;淡源於但姓等,其它諸如土與杜、五與伍、理與李、隨與隋等

三十、因迷信改姓:前秦氐族政權符洪,原為蒲姓,因「草付應王」讖言,便改蒲為符姓。又羯族後趙君王石勒,無姓氏,名㔨,後方「以石為姓,勒為名焉。」元末明玉珍,原名旻玉珍,迷信明教而改姓明。五代時期,信州危仔昌投奔吳越王錢鏐,錢鏐嫌惡危姓恐影響吳越政權,而將其改成元姓。

三十一、因異象改姓:如周平王兒子出生時,手掌紋路出現類似「武」字,後人因已改姓武。晉朝蒲堅出生時,其背見有紋路「艸」與「付」字,便以符為姓,此即兵敗淝水的前秦符堅。

三十二、因兩姓合併成新姓:

合姓而成為複姓者,多見於閩粵台地區,且多見於明清以後;如張簡姓始於明初之張姓與簡姓二家聯姻,後人便以張簡為姓;張簡姓為台灣地區複姓人口最多者,多居住於高雄地區。張廖姓亦是明初清河張氏及武威廖氏之姻親合姓。范姜姓乃於清出年間,廣東范姓人家一婦人因喪偶而攜子改嫁姜姓人家後,後人其中一支,便以范姜為姓。姜林姓,乃於明朝年間,一姜姓男子扶養一姓林者以續煙火,後人便已姜林為姓。邱魏姓,乃因清末台南地區爭鬥,魏姓族人依附於勢力較大的邱姓人家,後人便以邱魏為姓。

三十三、因同姓區別改姓:

雖是同姓,卻因區別而改姓者甚少見;其中最為人知者,莫過於諸葛亮家族。

諸葛亮先人原姓葛,居住於琅琊諸縣,後因避亂,其家族遷到琅琊陽都;當時陽都先有葛姓家族,當地人為區別同姓不同的二個家族,便稱來自諸縣的葛氏家族為諸葛,自此諸葛姓沿用至今;三國志註引《吳書》:「其先葛氏,本琅琊諸縣人,後徙陽都。陽都先有姓葛者,時人謂之諸葛,因以為氏。」

 

三十四、因筆誤成為新姓:

如《孟子.離婁》:「逢蒙學射於羿。」音後人筆誤而為逄姓;日據時期,台灣地區多有鍾姓者,因筆誤或日文無鍾字之故,改姓鐘。明初扬慎《稀姓录》:「今人姓有此而妄寫作佘,此不通曉說文而自作聰明者,余字從舍省,捨與蛇近,則禪遮之切為正音矣,五代宋初人,自稱曰沙家,即佘家之近聲可證,而賒字從佘,亦可知也。」清張澍《姓氏五書》:「古有余寫佘,余之轉音為禪遮切,音蛇,今人妄作佘,非也。」二者便知,余與佘本是一家,卻因筆誤而分成二姓。

國民政府來台時,多有不識字者無法登記戶口,戶政單位便依其讀音而變其姓情況;六愚曾遇過一阿美族原住民,其家族父母兄弟姊妹竟然各姓其姓。

三十五、        因宗教信仰改姓:

因宗教信仰改姓較為人知者,即為佛教與伊斯蘭教。

眾所周知,佛教出家人皆以釋為姓氏,晉道安和尚依據《增一阿含經》「四河入海,無復河名;四姓出家,同稱釋氏」之語改姓釋;自此,煩出家僧人皆以釋為姓,此風亦影響了日韓與越南僧人;惟《增一阿含經》又云:「無復本姓,但言沙門釋迦子。」此說,亦有後人解釋其本意為出家人雖以釋為姓,卻毋須改其本姓。

又,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被譯為「馬哈麻」、「摩珂末」、「謨罕德」等;因而伊斯蘭教信徒多有改姓為馬、哈、麻等姓;此即俗語「十回九馬」之故;如三保太監鄭和本姓馬,回族,後被明成祖朱棣次姓為鄭。

其他如理教創始者羊來如,本姓楊,後改姓羊。

三十六、        其他:

諸如以大自然與動植物,諸如日、月、山、川、河、湖、泊、風、雷、金、銀、銅、鐵、石、玉、龍、虎、豹、狼、狐、狸、熊、象、牛、馬、羊、豬、鹿、鳳、魚、麻、黍、稷、麥、稻、桃、楊、柳、松、柏、菊、竹、蘭、花、草、樹、苗、林、栗、棗、木、桂等為姓;亦有以數字諸如十、百、千、萬等為姓。

當然,民間之入贅、過繼、收養皆有改姓狀況;還有,諸如當年日本統治台灣時,強迫台灣人改日本姓則屬政治迫害改姓。

 

總之,《姓解》:「天生蒸民,授之以姓。」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昔者聖王觀象於乾坤,考度於神明,探命曆之去就,省群后之德業,而賜姓命氏,因彰德功。」姓氏在中華民族心目中,或可謂「天命授權」,亦可謂維繫家族情感最重要因素之一,國人將姓氏置於名字之前便可知之。

換個思維來說,華夏民族每一份子,因為自己姓氏而肩負著祖先的傳承,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最大差異;代表著自家家族的郡望堂號,諸如隴西李氏、彭城劉氏、汝南周氏...等,皆可為證。固然經過幾千年的歲月與洗禮,姓氏之變已然多樣;惟萬變不離其宗,分布在海內外任何一個華夏民族,皆是共同其源,皆是共同祖先,身為中華民族後人,莫忘自己姓氏所代表承襲祖先的責任。

 

2023年十一月四日~六愚匆匆

 

 
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八)~六愚

 


二十一、以兄弟次第為姓:

次第即順序,古人以出生順序起名,多以伯(註:若庶出,則用孟字)、仲、叔、季,如劉邦本名劉季,即老四(註:亦有老三之說,蓋因父弟亦稱叔);後人不乏以此排輩為姓;北宋《廣韵》:「伯,亦姓。」「孟,又姓。」「仲,亦姓。」「叔,亦姓。」如商末伯夷其後裔以伯為姓;伯夷二弟名仲馮,後人有以仲為姓者;三弟叔齊亦同。又魯國有兄弟慶父與叔牙作亂,其後人有改姓孟與叔;亦即以出生排輩伯仲叔季為姓;本例可知慶父氏大哥,叔牙是老三。歷史名人諸如伯益、伯牙、孟子、孟浩然、仲長統、叔壽、季札等,便知其人祖輩之序。 

二十二、以天干地支為姓者:

以天干地支次第為姓者,古文獻《史記》、《陸史》、《姓苑》、《姓考》、《姓解》等,皆有提及天干地支原為專有名詞,後演變為姓氏;例如《廣韵》:「甲,又姓。」「乙,亦姓。」《風俗通義》:「太甲之後,一云,鄭大夫石甲之後。」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乙氏,子姓;商湯字天乙,支孫因以王父字為氏;前燕有護均乙逸,今襄陽有乙氏,又燕有鴻臚乙規,揚威將軍乙愛,皆北狄種類;又乙弗氏改乙氏,或云望出平原。」「丁氏,姜姓,齊太公生於公,支孫以丁為氏。」《姓氏考略》:「太公金匱,武王伐紂,丁侯不朝,丁姓始此。」《元和姓篡》:「姒姓,夏後啓別封於莘,子孫去草為辛,遂為辛氏。」《史記.三皇本紀》:「申姓出自姜姓,神農之後申呂封于申,其子孫以國名為姓。」春秋鄭國大夫甲石甫、晉代甲吉、明代甲良、西漢丙吉、東漢丁鴻、丁恭、明丁雲鵬、清丁寶楨、丁汝昌、漢辛追夫人、宋辛棄疾、戰國申不害等;又子姓則為古姓之一。

二十三、以俗稱為姓:

如周平王兒子封於汝川,當地人知其為周天子家人,便以「周家」稱之;後該子遂以周為姓。春秋魯國少正卯頗具名聲,時人稱「聞人」,其後人便以聞人為姓;漢末公孫瓚愛騎白馬,後人以白馬為姓;漢武帝時期丞相田千秋特許乘車出入禁宮,人稱車丞相,後人便以車為姓。龐姓之來源,應出自古時襄陽某大戶人家喜造高大屋舍,鄉人稱之「龐高屋」而改姓龐。

二十四、因民族融合改姓:

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夷人大姓党、樸、釋、赫、塞、宜、傍〈平聲〉、單〈平聲〉、雕、口、歛、異、騶、紙、緩、畿、論、副、㳫、蔞、郃、徐盧、源、茹、也。」如隋末王世充祖輩實為姓支胡人血統,其父王收因母改嫁而改姓王。又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時,有將拓跋姓改成元姓或長孫姓,依據《魏書》與《通志.氏族略》估算,此漢化過程少數民族改為漢姓者,多達一百四十四個,屬少數民族史上規模最大改姓之舉。五代後唐李存勖本是沙陀人,李姓本是唐朝賜姓其祖;其他諸如敞姓屬匈奴族,旺姓屬西夏,斯姓屬西南夷,姒姓屬高麗族,也姓屬蒙古,裕姓屬鮮卑族,哥舒屬突厥族,單于屬匈奴族,万俟屬鮮卑族等;其他又如康、米、安、竺、石、薩、揭、廉、律、顏、等單姓,慕容、呼延、乞伏、宇文、賀蘭、尉遲、獨孤、長孫等複姓。

我國民族融合過程中,雖言多為少數民族改姓漢字;亦有漢人改胡姓情況,如《周書.梁御傳》:「梁御,字善通,其先安定人也。後因官北邊,遂家於武川,改姓為紇豆陵氏。」《北齊書.綦連猛傳》:「綦連猛,字武兒,代人也。其先姬姓,六國末,避亂出塞,保祁連山,因以山為姓,北人語訛,故曰綦連氏。」《北齊書.獨孤永業傳》:「獨孤永業,字世基,本姓劉,中山人。母改適獨孤氏,永業幼孤,隨母為為獨孤家所育養,遂從其姓焉。」至於建立北齊的齊文宣帝高洋,原為勃海郡蓨縣(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)高門望族,後以鮮卑族自居,以鮮卑族侯尼干為名,此等狀況較為特殊。

滿清遜位後,滿族八大姓瓜爾佳氏、鈕祜祿氏、舒穆祿氏、赫舍裡氏、他塔喇氏、愛新覺羅氏、佟佳氏、那拉氏多紛紛改姓;如愛新覺羅氏改姓金、羅、肇、范、關、鄂、趙等姓,瓜爾佳氏改姓關、石、鮑、汪、李、高、顧、白、胡、果、常、喜、侯等姓;赫舍里氏改赫、何、高、康、張、蘆、賀、索、英、郝、黑等姓;富察氏改姓「富」、「付」、「傅」等與「富」同音姓氏;那拉氏改姓為那、南姓;鈕祜祿氏改姓鈕、郎;佟佳氏改姓佟、童、董、高等;馬佳氏則是改姓馬、麻等。

  ~~~待續~~~


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七)~六愚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七)~六愚

 


十六、因避諱改姓:

避諱制度應始於戰國或秦初;如避諱秦始皇嬴政之名,將正月改成端月;又如秦亡後,避項籍諱,籍姓者改姓席。漢明帝名劉莊,避莊字而改姓嚴。司馬炎建立晉朝後,封司馬師為景帝,凡姓師者,皆改姓為帥。北魏獻文帝、孝文帝名叫拓跋宏、元宏,凡有名諱相同者,皆改姓洪。王審知據閩地時,沈姓避審字音而改姓尤。亘姓,本姓桓,北宋名臣文彥博,本姓敬,其先人避後晉石敬塘諱改姓文;後漢時期復本姓敬,宋時,再避宋太祖趙匡胤祖父趙敬之諱,又改姓文。宋紹興期間避諱而改。南宋學者真德秀本姓慎,避宋孝宗趙昚(音慎)而改姓真。雍正時期下旨將丘姓改邱,《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》:「奉上諭:朕以先師孔子至聖,理應迴避,前降旨令九卿會議具奏,經九卿議覆,凡係丘字,俱加為邱氏。」...等,不勝枚舉。

近代最著名的避諱改姓者,即令狐計畫避胡錦濤諱,令狐姓改姓為令。

十七、因避難改姓:

古代避難改姓或隱姓埋名狀況,多為遠走他鄉避亂或免於滿門抄斬禍及家族;明代遭明太祖朱隸株十族的方孝儒,其後人為避免株連而改姓施;施,方人也。春秋時期,鄣國被滅,族人避禍逃至楚國後,以國名鄣改姓章;覃姓本姓譚,據《萬姓統譜》記載,譚姓族人為避禍而改姓覃。春秋末期,輔佐越王勾踐稱霸的范蠡,為免於「狡兔死,走狗烹;飛鳥盡,良弓藏」的下場改姓變名,自稱鴟夷子皮,故後人稱為鴟夷,後有改稱陶朱公。戰國時期,秦相范雎逃離魏國時,為避禍而更名改姓為張祿。韓信遇害後,免於波及的幼子,被南粵尉收留,將韓姓拆解,改姓韋。東晉桓玄兵敗,其部屬刁逵被殺;刁逵家人逃亡至川地避禍,並將刁改姓為三個刁的刕;倪姓,本姓為郳,後因避難改姓兒,後再加偏旁而成郳姓;其他諸如共姓改洪,仇姓改求,棘改姓為枣,熊改姓為能,完顏改姓為丸,鍾離改姓鍾等。

時局不穩時代,因避難或避免禍及親族而改名換姓者,時而有之。如孫中山,名文,曾化名中山樵;黃興曾用過李有慶、張守正、岡本義一、今村長藏等名。

十八、因事改姓:

因事改姓即發生某事件後,改姓以為紀念此事之謂。《廣韵》:「竇,又姓。」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夏后氏遭有窮之難,后緡方娠,逃出自竇,而生少康,支孫以竇為氏。」以即竇姓由來。周穆王悲痛寵妃盛姬之死,便將盛姬族改姓痛。《十六國春秋.前燕録》:「其先葢有扈氏之苖裔,子孫強盛,世居武都,為西戎酋長。始其家池中生蒲,長五丈五,節狀如竹,時咸異之,謂之蒲家,因以氏焉。」此即蒲姓之由。盧姓源自於戰國時期歐冶子所鑄名劍湛盧、勃盧,後人先是以此二劍為姓,再而去湛與勃改單姓為盧。

十九、因不恥或羞愧改姓:

此等狀況多見於歷史事件,如李抱玉本名安重璋,因不恥安祿山造反而改姓李,《舊唐書.李抱玉傳》:「臣貫屬涼州,本姓安氏,以祿山構禍,恥與同姓。」元初,元世祖忽必烈正為文天祥氣節感動而惜才之際,同為南宋狀元歸降元朝的留孟炎上書道:「天祥出,復為號召江南義士抗元,吾輩將置於何地?」(宋史.文天祥傳)不久之後,文天祥便因此而遭忽必烈殺害;經此一事,留姓後人多有改姓劉或他姓;未能改姓者,直至明清,但凡留姓考生於科舉之時,必先證明其非留夢炎後人方能應舉;前人之羞舉禍及後人,莫此為甚。明末理鬯和,本姓李,不恥李自成做為而改姓理,《文獻征存錄》:「理鬯和,字寒石,西華人,本姓李,恥其姓與李自成同,曰:『吾今姓理矣。』」據聞亦有秦姓,不恥秦檜殺害嶽飛而改姓者。

比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因《水滸傳》虛擬人物西門慶的反派作為,以致多有西門姓者改姓。

二十、以技藝為姓:

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巫氏、匠氏、陶氏,所謂事也。」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巫者之後為巫氏,屠者之後為屠氏,卜人之後為卜氏,匠人之後為匠氏,以至豢龍為氏,御龍為氏,干將為氏,烏浴為氏者,亦莫不然。」古代製造業之技藝多為父子、師徒相傳,以技藝為姓者,多因子承父業,名目其業以避免同行相爭;亦有因官方政策而以技藝為姓狀況,如巫者之後為巫氏,屠者之後為屠氏,卜人之後為卜氏,匠人之後為匠氏,其他諸如匠、陶、甄等亦然。據《風俗通義》與《元和姓纂》記載,商朝七個著名氏族陶、施、繁、錡、樊、飢、終葵等皆是從事陶器業;又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卜氏:《周禮》卜人氏也;魯有卜處邱,晉有卜偃,楚有卜徙父,皆以卜命之,其後遂以為氏。」卜姓之祖先便氏從事卜卦者;同理,優姓者,其先人應是優伶。


~~~待續~~~

 

 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六)~六愚


十一、以居住地為姓:

王符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東門、西門、南宮、東郭、北郭,所謂居也。」如百里奚其祖輩居住在百里,便以百里為姓;東門襄仲,其先人人居住在東門,便以東門為姓;北郭佐、西門豹亦同;《元和姓纂》:「齊宣王田氏之後,宣王封少子通於平原陸鄉,因氏焉。」此及陸姓因居住地而姓。西漢車騎將軍金日磾,原為匈奴休屠王太子,遭霍去病擄獲,成為漢武帝廷下馬伕名為叢地楨,後因功被封為秺侯,其子孫因王莽篡權而衰落,子孫後來遷居於叢家峴,便以居地叢家峴之叢字為姓。蔡邕《橋公廟碑》:「喬氏之先,出自黃帝,帝葬於橋山,子孫以紹基立姓者,咸以為氏。」此即喬姓以居住地為姓;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城氏,以居住地為氏者。」其他如郭、園、池、丘等皆屬之。

古代封建社會以居住地為姓者,庶民居多。

十二、因遷移改姓:

歷史上,人們因戰亂、被迫或自發性遷移皆有;如八姓入閩署因戰亂而被迫遷移;如靖康事變北宋皇族被迫遷移至北大荒,如漢初劉邦強迫將六國後裔遷移至關中。據聞,宋氏三姊妹之父宋耀如,其先人原非姓宋;宋耀如原名為韓教準,後遷移至美國從商時,被舅父改名為宋嘉樹,字耀如。

十三、以官職為姓:

以官職為姓者,多在夏商周三代時期,且多為複姓,如司馬、司徒、司空、太史等,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王氏、侯氏、王孫、公孫,所謂爵也;司馬、司徒、中行、下軍,所謂官也。」如司寇惠子、內史過、史墨、祝鮀(註:祝為祭祀官員);《元和姓纂》:「周太史佚之後,以官為氏,漢有史皇孫遜。」即史姓;清《姓氏考略》引《姓譜》:「古者掌樂之官曰師,因以為氏。」即師姓;後亦有截官職一字而為姓者,如籍、監、錢、庫、庾、董、褚等。

十四、以爵位為姓:

以爵位為姓者,多為王侯公室之後,如皇、侯、公、公孫、庶長等。《風俗通義》:「三皇之後,因氏焉。」即皇姓;又如魯惠公有子公子尾,齊文公之子曰公子高,引此循例,如公子、公孫、公父、公石等,皆屬以爵位為姓。

十五、因帝王或長者賜姓:

賜姓狀況有三,一是因功賜姓,如劉邦賜項伯、婁敬姓劉;唐朝賜有功與異族李姓者多達十六族,《新唐書.宰相世系表》:「惲為弓正,始制弓史.子孫賜姓張氏。」諸葛亮平定哀勞夷後,曾賜少數民族趙、張、楊、李等姓;明初,朱元璋亦曾賜李文忠、何文輝、徐司馬等人為朱姓。亦有因拒絕賜姓而遭殺害流放者,《北齊書.列傳第三十三》:「天保時,諸元帝室親近者多被誅戮。疏宗如景安之徒議欲請姓高氏,景皓云:『豈得棄本宗,逐他姓,大丈夫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』景安遂以此言白顯祖,乃收景皓誅之,家屬徒彭城。由是景安獨賜姓高氏,自外聽從本姓。」

再則是因過或嫌惡賜姓,如劉邦賜英布後人姓黥、隋煬帝賜楊玄感後人改姓梟;齊武帝蕭賾將其子賜死除籍後,賜姓為蛸;三國吳主孫皓,忌憚孫秀奪其政權欲殺之,孫秀得知,連夜攜眷舉家投奔於晉,孫皓怒而將孫秀改為厲姓。北魏元鑒謀反,被魏孝明帝元詡詔令,將元鑒姓氏從元氏改為拓跋氏(一說改元為兀)。劉宋時期,竟陵王劉誕功高震主,武帝劉裕殺而貶其劉姓為留。周朝鄭文公鄭捷、蔡莊公蔡甲午、齊靈公齊環、宋成公宋王臣等,皆是天子賜姓;武則天奪權後,將王皇后改姓蟒,寵妃蕭良娣改姓梟,亦將反對她的李氏宗族改姓虺。唐宰相竇懷真與太平公主謀逆失敗後,其後人被賜姓為毒。

另有一種賜姓是表示不忘恩情,明末天下大亂,洪桐縣令袁葵收養數百個流離失所的孤兒,這些孤兒尋得家人後,為了不忘袁葵恩德,懇請袁葵賜姓袁。

又,古時大戶人家主人賜其姓給其佣人或奴僕者,亦有聞之。


~~  待續~~

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五)~六愚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五)~六愚


五、以名為姓:

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魯孝公之子曰公子展,其子曰公孫夷伯,其孫則曰展無駭、展禽。鄭穆公之子曰公子豐,其子曰公孫段,其孫則曰豐卷、豐施。」春秋時,楚國叔山冉之後,其子孫以冉為姓;燕國田光後人以光為姓;又如殷太甲之後以甲為姓;齊竪刀之後以刀為姓;衛史晁之後以晁為姓;夏太史令終古後人以終古為姓。《清稗類鈔》:「雍正朝,大學士鄂爾泰,本姓西林覺羅氏,以父名鄂拜,遂以鄂為氏。子鄂容安,孫鄂津。乾隆朝,大學士尹繼善,本姓章佳氏,以父名尹泰,遂以尹為氏。」

六、以號為姓:

如伊尹之號阿衡,後人以阿為姓;黃歇號春申君,後人有以春或申為姓者;魏無忌號信陵君,後人有以信為姓者;嘗姓的祖先則是孟嘗君田文。

七、以字為姓:

王符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伯有、孟孫、子服、叔子,所謂字也。」《左傳.隱公八年》:「無駭卒,...公命以字為展氏。」此即展姓之由;《元和姓纂》:「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,至武公和生惠孫,惠孫生耳,耳生武仲,以王父字為氏。」此即孫姓;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如樊皮字仲文,其後以皮為氏。伍員字子胥,其後以員為氏。...奚生孟明視,視名也明,字也,以字為氏。」此即明姓;又宋文公有子,名旰,表字向文,其孫便以向為姓;鄭穆公有子,名騑,表字子駟,其後人便以駟為姓;孔子是宋公孫嘉之後,公孫嘉字孔父,後人便以孔為姓;鄭公子偃,字子游,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,即姓游;其他諸如張、董、石、施、袁、潘、包、牛、成、孫、賀、顏等亦有如此狀況。

八、以諡號為姓:

王符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文、武、昭、景、成、宣、戴、桓,所謂謚也。」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周人以諱事神,諡法所由立。生有爵,死有諡,貴者之事也。氏乃貴稱,故諡亦可以為氏。莊氏出於楚莊王,僖氏出於魯僖公。康氏者,衛康叔之後也。宣氏者,魯宣伯之後也。文氏、武氏、哀氏、繆氏之類,皆氏於諡者也。」例如,齊桓公諡號為桓,其後人有桓姓者;楚莊王之後人,亦有改姓莊者;宋穆公有後人姓穆者;文種乃周文王之後,文王姬昌諡文,後人以文為姓,其他諸如戴、武、宣等亦屬之。

九、以封號或自號為姓:

王符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故或傳本姓,或氏號邑謚,或氏於,爵,或氏於志,若夫五帝三王之世,所謂號也。」例如,戰國趙武靈王自號主父,後人有以主父為姓者。

十、以封邑、食邑為姓:

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官有世功,則有官族,邑亦如之。」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卿大夫立邑,故以邑為氏,崔、盧、鮑、晏、臧、費、柳、楊之類是也。」亦即諸侯分封其卿大夫於采邑,便以其采邑為姓;例如《姓氏考略》:「甯,衛康叔之後,至武公生季亹,食采於甯,以邑為氏。」宋國本姓子,其公族有食采於蕭邑者,便以蕭為姓;商鞅本衞國後裔,姬姓,故稱衛鞅或公孫鞅;後獲封于商,號商君,故稱之為商鞅;楚武王封其子瑕於屈地,後人便以屈為姓,如屈原;周太王時,泰伯封於吳,其後人以吳為姓;周宣王少子尚父封於楊,號楊侯,後人以楊為姓;周時,陸終後人封於黃,便以黃為姓;唐叔虞之後人,食采於解地,便以解為姓;楚賁皇奔晉,食采於苗,後人以苗為姓...等,不勝枚舉。

  ~~待續 ~~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四)~六愚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四)~六愚


上述可知,幾千年來我國的姓氏發展,在各種因素影響之下,姓氏數量日益增多,尤其是新立的姓氏;其來源與類別,各有其條件與歷史因素。東漢時期,應劭將姓氏來源分為九類,《風俗通義校注.佚文》:「蓋姓有九:或氏於號,或氏於謚,或氏於爵,或氏於國,或氏於官,或氏於字,或氏於居,或氏於事,或氏於職。」南宋鄭樵《通志.氏族略》則分類為三十二類,六愚略作整理歸納後,重新分類為以下幾種:

一、以圖騰為姓:

中華民族各部落皆有其代表的圖騰,自文字出現後,以圖騰為姓實屬當然;以動物為姓者,諸如牛、馬、羊、豬、龍、鳳、蛇、虎、熊、魚、皮、毛等;以植物為姓者,諸如梅、花、李、葉、林、麥、黍等;以大自然物為姓者,諸如山、河、雲、沙、石、風、水等。

二、以姓為氏:

《通志.氏族略》姓之為氏,與地之為氏,其初一也,皆因所居而命,得賜者為姓,不得賜者為地。居於姚墟者賜以姚,居於嬴濱者賜以嬴。姬之得賜,居於姬水故也。姜之得賜,居於姜水故也。故曰因生以賜姓。」亦即風、媯、姬、姒、子、嬴、姞、羋、姜、熊、姜、妘、姚、妊等古,皆是華夏古姓氏。

三、以族為姓:

古代社會結構,尤其是貴族組成結構可非為二大類;一是宗族或公族,另一則是部落式的族群結構;後人以此二類族群為姓,實不足為奇。如左姓與右姓,出自於齊國宗族;著名楚國宗族屈、景、昭三族,皆是以族為姓。

以部落族群為姓者,多為來自塞外民族,諸如鮮卑族慕容氏的後人以慕容為姓,鮮卑拔拔氏的長孫姓;匈奴族有呼衍氏與宇文氏,後人分別以呼衍(或呼延)與宇文為姓,其他尚有匈奴族攣鞮氏的赫連姓,女真族則有完顏姓。

四、以國為姓:

三代時期皆屬天子封國賜地之宗法制,大小諸侯遍布各地;《左傳.隱公八年》:「天子建德,因生以賜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。」王符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:「齊、魯、吳、楚、秦、晉、燕、趙,所謂國也。」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天子諸侯建國,故以國為氏,虞、夏、商、周、魯、衛、齊、宋之類是也。」諸如程、房、杜、雷、廖、習、顧、彭..等姓,屬於夏商時期之諸侯封地;鄭、吳、衛、魏、許、魯、齊、蔡、黃..等姓,則是周代時期諸侯封地。

待續

 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三)~六愚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三)~六愚


許慎《說文解字》:「姓,人之所生也;古之神聖母,感天而生子,故稱天子。從女從生,生亦聲。」班固《白虎通》:「古之時未有三綱、六紀,民人但知其母,不知其父。」此說亦見於《莊子.盜跖》。因此,上古母系社會時期的八大姓,諸如姞、姬、姜、姒、嬴、妘、媯、姚(另有妊、姬、姜、姒、嬴、妘、媯、姚之說)多是女部;依據《說文解字》之解釋便可知之~

姜,神農居姜水,以為姓;從女,羊聲。

姬,黃帝居姬水,以為姓;從女,臣聲。

姞,黃帝之后伯鲦姓也,后稷妃家;從女,吉聲。

嬴,少昊氏之姓;從女,嬴省聲。

姚,虞舜居姚虛,因以為姓;從女,兆聲。

妘,祝融之后姓也;從女,云聲。

姒,姓也。禹之後。又漢姒豐明,姒庸道,姒昂。(康熙字典)

媯,虞舜居嬀汭,因以為氏;從女、爲聲。

自周以來,便有探討姓氏發展的文獻紀載;南宋鄭樵認為《左傳》、《世本》、《公子譜》首開其宗,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凡言姓氏者皆本《世本》、《公子譜》二書,二書皆本《左傳》。」其時期之所為,應是貴族為其純正血統「明世次、別親疏」之用;惟若要以世細表言家族與血統姓氏者,六愚則認為始於殷商時期,出土的殷商鳥紋三戈拓本與甲骨上的商代世系表,以及甲骨檔案庫1506,一位名為「兜」的家譜可為證。

隨著時代的變遷,姓氏也隨著環境各種變化日趨增多;例如王姓,其主要來源多達數十種;即便是氏系最嚴謹的孔姓家族,其來源也未必全是同一血緣,例如孔子之孔姓,源自於子姓;而當時魏國有出自姞姓家族,陳國亦有孔姓出自媯姓,鄭國孔姓則出自姬姓;清康熙時期,孔、顏、曾、孟四姓聯合修譜即所謂「通天譜」,此譜不論其血統,將全國孔姓全部內入;因此,若說今日的華夏大地有百分之百世血統「純正」者,恐怕已屬不可能。

根據古文獻,從上古八大姓氏所衍生出的姓氏,五帝時期只有二十二個(《日知錄》:「言姓者,本於五帝,見於《春秋》者得二十有二。」);亦即風、媯、姬、姒、子、嬴、己、任、姞、祈、羋、曹、姜、偃、歸、曼、熊、隗、漆、允等,若加上近年來陸陸續續出土各種青銅銘文上的姓氏,則有近五十個姓氏;先秦時期的《世本》收錄十八個姓、八百七十五個氏;漢代《急就篇》收錄有百三十個姓,唐朝《元和姓纂》則有一千二百三十二個,宋朝《通志.氏族略》收錄有二千二百五十五個姓,《姓解》收錄了二千五百六十八個,而《百家姓》則僅列出常見的為五百零七個,元朝《文獻通考》則有三千七百三十六個,明朝的《續文獻通考》有四千六百五十七個,陳世元《姓觽》則有三千六百二十五個姓,民國時期《中國姓氏集》收錄有五千六百五十二個,《中國姓符》則有六千三百六十三個,二零一零年大陸新華書局出版的《中國姓氏大辭典》已達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;其它有關討論姓氏文獻尚有諸如春秋戰國之《世本.姓氏篇》、《善論姓氏》、東漢之《風俗通義》、《潛夫論.志氏姓》、六朝之《百官譜》、《百家譜》、《姓苑》、《魏書.官氏志》、《複姓錄》、唐朝《氏族志》、《大唐姓系錄》、《開元譜》、《永泰譜》、宋朝《通志.氏族略》、《古今姓氏書辯證》、《姓解》、《姓氏急救篇》、明代之《千家姓》、《萬姓統譜》、《希姓錄》、清朝《新纂氏族箋釋》、《太平圖畫姓氏綜》、《代北姓譜》、《姓氏尋源》...等。

待續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二)~六愚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二)~六愚


草木之祖在根,山脈之祖在崑崙,江海之祖在其源,若不此之求,是謂昧也。眾所周知,中華民族相當注重血親關係與承襲,華夏氏族部落時期,同一部落就是同一血親,都有一共同氏名;而同一部落中,又分若干家族,家族內或各有其標記與姓氏。例如,黃帝之部落為有熊氏,有熊氏中則有十二家族,《國語.晉語》:「凡黃帝之子,二十五宗,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。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」夏商時期,國家意識抬頭,氏族部落漸衰,社會單位轉為以家族為重心,代表血緣關係的姓氏愈發為人所重視。直至周初,武王代商廣封天下諸侯,所謂「天子建德,因生以賜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」之舉,更影響了姓氏發展;各路諸侯之封地內,產生以家族為重心之社會結構,亦導致後世姓氏轉折的里程碑。

東漢班固《白虎通義》:「人所以有姓者何?所以崇恩愛、厚親親、遠禽獸、別婚姻也。」千年以來,華夏姓氏的功用,被歸納為以下幾項:

一、明世系:

姓氏是明白世代相傳承系統的依據,是家族血緣傳繼的直接表述;亦即姓氏就是家族血統的主要名稱,代表著整個氏族;中國早期的姓氏都帶有女字,如姞、姬、姜、姒、嬴、妘、媯、姚,或可知悉在早期的母系社會中,便已有辨別後代子孫的世系概念。

唐宋之後,依據姓氏家族血緣再編族譜代代傳世。

二、別氏族:

宋劉恕《通鑒.外紀》:「姓者,統其祖考之所自出;氏者,別其子孫之所自分。」氏族時期的社會,如黃帝姓姬;炎帝姓薑;太昊姓風;少昊姓嬴;由姓氏便可分別其先人之氏族。

三、崇恩愛、厚親親:

《孔叢子.雜訓》:「故同姓為宗,合族為屬,雖國君之尊,不廢其親,所以崇愛也。」若遇同姓氏者,便可知同祖宗、同血緣;當然因此也會備感親切,此即崇恩愛之意。

四、遠禽獸:

《禮記. 曲禮上》:「 鸚鵡能言,不離飛鳥 ;猩猩能言,不離禽獸。今人而無禮,雖能言,不亦禽獸之心乎?」自然界無論禽或獸,皆有近親相交情況,此為禽獸之故。人與禽獸之區別在「禮」(尤其是中國人),人若無禮、無倫理道德約束,如禽獸般地同姓近親通婚雜交,何異於禽獸?

五、別婚姻:

《國語.晉語》:「同姓不婚,懼不殖也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男女同姓,其生不蕃。」同為姓氏,既是同祖、同宗、同血緣,故而同姓不婚是中國傳統婚姻制度中的禁忌,此風自西周起即有,其原因有二,生理與倫理之故也;畢竟男女同姓氏而結婚的話,或恐因血緣過近而影響後人素質,甚至是種族之繁衍;同時,在周公制禮作樂後,同姓婚姻便有亂了輩分,違反倫理之虞。故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,多是嚴禁同姓婚約。

然而,物換星移,隨著時空變遷,兩岸三地對於同姓通婚,已由禁止同姓通婚改成以血緣過近關係之婚姻;例如,大陸地區法律規定四等親內禁止通婚,而台灣地區則是六等親。

六、明貴賤:

《白虎通義》又云:「所以有氏者何?所以貴功德,賤伎力。或氏其官,或氏其事。聞其氏即可知,其所以勉人為善也。」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氏所以別貴賤,貴者有氏,賤者有名無氏。」易言之,古代只有貴族有名有氏,平民或奴隸則是有名無氏。此外,封建社會時期;有權勢者,尤其是帝王將其姓氏賜與他人,而對於被賜姓者而言,屬於光宗耀祖之舉。

民國成立之後,以姓氏明貴賤之功能,已然逐漸失效矣!

 

待續

 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一)~六愚

 

談談中國人的姓氏(一)~六愚


看倌們!

你們有否想過,中國究竟有多少個姓氏?

中國幅員遼闊、地形複雜、民族眾多、風俗殊異,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(已經遭印度趕上了),以至於究竟有多少個姓,至今依然難有一個正確數字。

然而,根據《中國姓氏大辭典》收錄歷代文獻所提及的姓氏,則共計有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。其中單字姓6931個,複姓或雙字姓有9012個,三字姓有4850個,四字姓有2276個,五字姓有541個,六字姓有142個,七字姓有39個,八字姓有14個,九字姓有7個,十字姓有1個。

時至如今,經過千年歲月磨合之後,海內外中華民族常用的姓氏僅餘約七千多個(根據六愚手上數據所知,應該有7632個;當然,此數據並不包括棄祖姓而改世界其他民族姓氏者)。

無論如何,要談中國的,就必須與共談

然而,「姓」與「氏」之間,依然有區別。

三代之前,姓是共同血源關係的族群,氏則是族群分支稱號,亦即一個姓可分化為多個氏;例如,姬姓下有軒轅氏、有熊氏..;姒姓之下有夏后氏、有扈氏..;羋姓下有昭氏、屈氏..;嬴姓之下有趙氏、秦氏、徐氏、黄氏..等諸如此類。孔穎達《春秋左傳正義》:「姓者,生也;以此為祖,令之相生,雖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。族者,屬也,與其子孫共相連屬,其旁支別屬,則各自為氏。」南宋學者鄭樵則認為史前時期的姓氏是別男女、分貴賤,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三代之前,姓氏分為二,男子稱氏,女子稱姓,氏所以別貴賤,貴者有氏,賤者有名無氏。」亦即貴族有姓有氏,平民百姓或奴隸則是有名無氏;因此可謂姓是區別血統,氏是分支子孫;姓是代表女性,氏是代表男性;姓是區別婚姻依據,氏是區別身分貴賤;姓是不變的,氏則可以變更的。顧炎武《日知錄》:「氏一再傳而可變,姓千萬年而不變。」

戰國時期,周天子威權旁落,貴族與宗法制度漸衰,奴隸制度瓦解與平民百姓地位崛起,此時的姓與氏出現混同現象,姓與氏之屬性已然漸漸淡薄。清錢大昕《十駕齋養新錄.姓氏》:「三代以前,有天下者,皆先聖之後,封爵相承,遠有代序,眾皆知其得姓受氏之由;虞姚夏姒殷子周姬,百世而婚姻不通小史,奠繫世序昭穆,實掌其事不可素也;戰國分爭,氏族之學久廢不講,秦滅六雄廢封建,雖公族亦無議貴,十律匹夫編戶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。」惟清初顧炎武則認為姓氏並稱者應在西漢,《日知錄》:「戰國時人大抵猶稱氏族,姓也;漢人則通謂之姓,然氏族之稱猶有存者。...姓氏之稱,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。」

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