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倌們!
你們有否想過,中國究竟有多少個姓氏?
中國幅員遼闊、地形複雜、民族眾多、風俗殊異,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(已經遭印度趕上了),以至於究竟有多少個姓,至今依然難有一個正確數字。
然而,根據《中國姓氏大辭典》收錄歷代文獻所提及的姓氏,則共計有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。其中單字姓6931個,複姓或雙字姓有9012個,三字姓有4850個,四字姓有2276個,五字姓有541個,六字姓有142個,七字姓有39個,八字姓有14個,九字姓有7個,十字姓有1個。
時至如今,經過千年歲月磨合之後,海內外中華民族常用的姓氏僅餘約七千多個(根據六愚手上數據所知,應該有7632個;當然,此數據並不包括棄祖姓而改世界其他民族姓氏者)。
無論如何,要談中國的「姓」,就必須與「氏」共談。
然而,「姓」與「氏」之間,依然有區別。
三代之前,姓是共同血源關係的族群,氏則是族群分支稱號,亦即一個姓可分化為多個氏;例如,姬姓下有軒轅氏、有熊氏..;姒姓之下有夏后氏、有扈氏..;羋姓下有昭氏、屈氏..;嬴姓之下有趙氏、秦氏、徐氏、黄氏..等諸如此類。孔穎達《春秋左傳正義》:「姓者,生也;以此為祖,令之相生,雖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。族者,屬也,與其子孫共相連屬,其旁支別屬,則各自為氏。」南宋學者鄭樵則認為史前時期的姓氏是別男女、分貴賤,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三代之前,姓氏分為二,男子稱氏,女子稱姓,氏所以別貴賤,貴者有氏,賤者有名無氏。」亦即貴族有姓有氏,平民百姓或奴隸則是有名無氏;因此可謂姓是區別血統,氏是分支子孫;姓是代表女性,氏是代表男性;姓是區別婚姻依據,氏是區別身分貴賤;姓是不變的,氏則可以變更的。顧炎武《日知錄》:「氏一再傳而可變,姓千萬年而不變。」
戰國時期,周天子威權旁落,貴族與宗法制度漸衰,奴隸制度瓦解與平民百姓地位崛起,此時的姓與氏出現混同現象,姓與氏之屬性已然漸漸淡薄。清錢大昕《十駕齋養新錄.姓氏》:「三代以前,有天下者,皆先聖之後,封爵相承,遠有代序,眾皆知其得姓受氏之由;虞姚夏姒殷子周姬,百世而婚姻不通小史,奠繫世序昭穆,實掌其事不可素也;戰國分爭,氏族之學久廢不講,秦滅六雄廢封建,雖公族亦無議貴,十律匹夫編戶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。」惟清初顧炎武則認為姓氏並稱者應在西漢,《日知錄》:「戰國時人大抵猶稱氏族,姓也;漢人則通謂之姓,然氏族之稱猶有存者。...姓氏之稱,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。」
(待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