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
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姓名可以决定命运吗?~六愚
姓名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吗?
答案是肯定的!
首先,六愚就以科举时代士子求功名的例子证明之:
(一)、因名字而顺遂者:
1、南宋理宗在殿试后,看到文天祥名字时说:「此天之祥,宋之瑞也。」故而钦点为状元;比较遗憾地是,文天祥竟然是宋朝的末代状元。
2、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丁显之所以被朱元璋钦点为状元,主要原因是在殿试前夕,朱元璋梦见宫中的大柱子上有一钉子钉缀着几缕白丝;符合丁显名字之瑞兆。
3、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辛丑科状元曾鹤龄,也是由于皇帝做梦梦见鹤而中魁。
4、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秦鸣雷,被钦点为状元的原因,也是因皇帝梦到雷声之故。
其他尚有北宋仁宗皇佑元年己丑科冯京,以及嘉佑四年己亥科刘几,此二人皆因某种原因而改名应试,结果是蝉宫折桂,独占鳌头。
(二)因名字而失意者:
1、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孙曰恭,由于其名字「上曰下恭」,写起来如「暴」字而错失中魁。
2、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的吴情,因为姓名与「无情」谐音,也是与状元擦身而过。
3、明英宗天顺四年庚辰科祁顺被初拟为第一,却因为名字和当朝皇帝老爷朱祁镇的名字太过接近,胪唱不便,因此状元及第的风光就此拱手让人。
4、清世祖顺治十二年乙未科汉榜的王揆,因为名字让皇帝想起《王魁负桂英》里的男主角,顺治皇帝一句「是负心郎王魁耶?」的戏谑,而跌落状元宝座。
5、清穆宗同治七年戊辰科王国钧,本拟状元,奈何名字与「亡国君」音同,故而与状元无缘,并且因此而发配边疆,终身郁郁不得志。
6、清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谭延闿,原被阅卷大臣拟为第一,却因为担心慈禧太后看到他的姓会想起因戊戌变法而被处死的「谭」嗣同,于是广东人朱汝珍被放在最前面,不料据说是朱汝珍的「珍」字,又担心让慈禧太后想起被自己害死的「珍」妃,而且又和洪秀全、康有为、梁启超等同样出身广东,结果又被刷下来。
事实上,由于姓名的因素而影响运势者,屡屡可见;只不过从各种实例中,咱们可以发现,姓名之所以会影响命运者,除了以形、义、音为重点外,尚须具备以下几种因素配合决定之:
1、因缘际会;2、客观形势;3、被动所致;4、人心悸动..等。
换言之,依姓名决定命运的因素,不在于姓名文字的本身,而是受到其他外在因素;诸如天时、地利与人和或是其他客观所导致的。只不过是否能够捉住这些种种影响姓名的因素,才是咱们风水命理人员所须研究的重点;当然,有时候也不能排除命理家天生的敏感度。
严格说来;姓名在我国除了表示一种符号外;重要的是,在我国重视伦理的社会中,也包括了宗族辈份地意义。
遗憾地是,当今绝大部分的所谓「姓名学大师」,却经常忽略了这种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;反而仅在诸如来自日本半生不熟的「熊崎式」,或是将人与畜生相比拟的「生肖式」,以及将阴阳五行套入姓名文字内之其他手法等,狭隘而无知的领域打转而已。
因此,六愚经常遇到客人花大笔钞票,经由所谓姓名学「名师」改名却不敢用者而叹;术士为财误人莫此为甚。
当然,当今社会号称所谓「姓名学」大师者,俯拾皆是;然而,若要探究其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,除了配合时代的「快餐」文化以及简单易懂之外,更重要的是抓住了民众「好小术」的心态;故而六愚认为民众贪婪之心也该负大半责任吧。~六愚一时心痒开骂,有空再续~2010-03-05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article?qid=1710030503884
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
談談所謂「十二輪值歲君」(5)~台灣六愚
因此,出生命宮與十二太歲星的對照,應如下表:
命宮與十二太歲輪值歲君對照表:
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
子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
丑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
寅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
卯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
辰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
巳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
午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
未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
申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 福德
酉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 吊客
戌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 病符
亥 病符 吊客 福德 白虎 龍德 歲破 死符 官符 太陰 喪門 太陽 太歲
(註:左地支為命宮;上地支為流年;表格內為十二太歲君。)
至於其他屬於命理流年大運的陰陽或是順逆思維;諸如,命宮、財帛、兄弟、田宅、男女、奴僕、妻妾、疾厄、遷移、官祿、福德、相貌;胎位、養元、長生、沐浴,冠帶、臨官、帝旺、衰方、疾病、死亡、墓庫、絕處;紫微、天虛、天貴、天印、天壽、天宮、紅鸞、天庫、天貫、文昌、天福、天祿;天貴、天厄、天權、天破、天奸、天文、天福、天驛、天弧、天刃、天藝、天壽;命、財、助、宅、嗣、輔、偶、疾、行、官、福、採等十二方位或是十二宮,皆是從以上觀念所衍生出的理論,故而六愚不提。
無論如何,從現代道教「安太歲」「點光明燈」的立場而言,不論是十二生肖或是十二太歲君輪值,也不論其輪值是順或逆,更遑論其效果可否;仔細一看後可以發現都是「凶多吉少」。
換言之,這些道教說法提供給信眾們的主要訊息就是要「花錢消災」而已。(六愚~己丑歲末)
~~END~~
談談所謂「十二輪值歲君」(4)~台灣六愚
只不過這種十二地支的對沖說法,卻是違背了陰陽兩面的基本思維,故而無論是對是錯,六愚建議大家也無須過於在意。
至於農民曆上「十二太歲星君」究竟是順亦或是逆行輪值,則必須用兩個概念說明。
一、順行說:
「十二太歲星君」順行的理論依據,除了來自於歷代《天文志》外,釋道兩教與星相命理的奇門遁甲、六壬選擇術等皆屬之。
不過,運行的主要概念,還是來自於上述思維下的地支思維。例如,《玄機賦》:「以地盤歲支位上起,一太歲,二太陽,三喪門,四太陰,五官符,六死符,七歲破,八龍德,九白虎,十福德,十一吊客,十二病符,順行十二宮。」《奇門遁甲統宗大全》:「從建求來起太歲,只將太歲避凶神。喪門歲前二宮是,官符歲後八宮分。此是三神遊地下,犯之立見禍相侵。太歲原為地下君,犯之飛禍入門庭。受禍無非是家長,一家淪落不由人。喪門命要收魂魄,犯之喪禍便臨門。死者就中多少壯,常聞哭泣聒比鄰。官符自古招官訟,犯者紛紛起鬥爭。枷鎖獄中無計免,他時流淚不由人。歲破之星憂宅母,白虎喪訟小兒凶。病符災疾憂家長,吊客死符喪禍重。惟有太陽與福德,添丁生子制諸凶。太陰除病家生女,龍德能消瘟疫空。此是仙人真秘訣,凡夫莫與論其蹤。」《易冒卷.諸星》:「太歲之神,始作甲子,陰陽相扶,吉星居焉,偏黨好惡凶星立焉。寅為鬼路,故十二年喪門以寅為始。申為神門,故十二年白虎以申為始焉,飛廉附之。蓋克我者為官鬼,子受辰克,故十二年以辰起官符,且居五位,五鬼附之。歲之沖曰歲破,欄杆附之。戌亦克子,三合喪門,故名吊客,天狗附之。巳為六陽之終,亥為六陰之極,故巳始死符,亥始病符也。陰之扶陽,天之造物,故三元四利,十二年以丑起太陽,卯起太陰,未起龍德,酉起福德,順行為法也。」《奇門先天要論》:「一太歲,二太陽,三喪門,四太陰,五官符,六死符,七歲破,八龍德,九白虎,十福德,十一吊客,十二病符。」(註:六壬術則以一太歲,二天空,三喪門、四勾神、五官符、六死符、七歲破,八暴敗,九白虎,十天德,十一吊客,十二病符等;略有不同。)...等。
在此思維之下,「十二太歲君」的輪值;以今年虎年為例,虎為太歲、兔為太陽、龍為喪門、蛇為太陰、馬為官符、羊為死符、猴是歲破、雞為龍德、狗為白虎、豬為福德、鼠為吊客、牛為病符方是。
二、逆行:
「十二太歲星君」會有逆行說法亦有兩種。
一是依據我國「十二次」配合「十二地支」的思維;如上圖表可知,太歲星是順行於「十二地支」,卻逆行於「十二次」;反之,若順行於「十二次」時,「十二地支宮」就變成逆行。例如,「十二次」的順序應該是星紀、玄枵、阪訾、降屢、大梁、實沈、鶉首、鶉火、鶉尾、壽星、大火、析木等,依季節日期及二十八星宿排列;而太歲表格中的「十二次」卻是明顯地逆行。
另外的說法,可能是道教人士錯把歲星當成太歲星;以至於農民曆上的「十二太歲君」輪值成為逆轉。
例如,今年為虎年,故而虎依然為犯太歲,其他除了太歲對宮的歲破外,皆反;成為兔為病符、龍為吊客、蛇為福德、馬為白虎、羊為龍德、猴是歲破、雞為死符、狗為官符、豬為太陰、鼠為喪門、牛為太陽等。
~~To be continued~~
談談所謂「十二輪值歲君」(3)~台灣六愚
由於天上的歲星是吉星,因此地下的太歲星就是凶星;天上的歲星是逆行,而地上的太歲星必然是順行;其運行的關係結果如下表:
歲星與太歲星運行方向對照表:
歲名 太歲 歲星
地支宮 十二次 西洋宮 地支宮 十二次 西洋宮
攝提格 寅 析木 人馬 丑 星紀 魔羯
單閼 卯 大火 天蠍 子 玄枵 寶瓶
執徐 辰 壽星 天秤 亥 諏訾 雙魚
大荒落 巳 鶉尾 處女 戌 降婁 白羊
敦牂 午 鶉火 獅子 酉 大梁 金牛
協洽 未 鶉首 巨蟹 申 實沈 雙子
涒灘 申 實沈 雙子 未 鶉首 巨蟹
作噩 酉 大梁 金牛 午 鶉火 獅子
閹茂 戌 降婁 白羊 巳 鶉尾 處女
大淵獻 亥 諏訾 雙魚 辰 壽星 天秤
困敦 子 玄枵 寶瓶 卯 大火 天蠍
赤奮若 丑 星紀 魔羯 寅 析木 人馬
然而,由太歲星所衍生出的所謂「十二太歲星君」,就必須提到我國的「十二地支」、「十二次」與「十二生肖」之間的關係。
由於道教利用當頭太歲凶星與十二地支掛勾;例如,《神樞經》:「太歲,人君之象,率領諸神,統正方位,斡運時序,總成歲功。以上元閼逢困敦之歲起建於子,歲徙一位,十二年一週。若國家巡狩省方、出師畧地、營造宮闕、開拓封疆,不可向之,黎庶修營宅舍、築壘牆垣,並須迴避。」故而提出人們出生年地支與該年地支相同時,就是「元神」「犯太歲」。例如,甲子年出生者,若逢甲子、丙子、戊子、庚子、壬子等年者,皆是犯太歲;而丙寅年出生者,若逢該年支為寅者亦屬犯太歲;於此類推。《流年通天賦》:「太歲者,如年中天子,如子年在子,醜年在醜,寅年在寅,卯年在卯,辰年在辰,巳年在巳,午年在午,未年在未,申年在申,酉年在酉,戍年在戍,亥年在亥。眾煞次第從之。周而復始,以布吉凶。」
地支通常則又與十二生肖掛勾,故而後來道教或是命理人士就用簡單明瞭的說法告訴信眾說,十二生肖之「屬鼠者,鼠年逢太歲」、「屬牛者,牛年犯太歲」...等,以此類推;今年為虎年,故而屬虎者今年就是犯太歲。
~~To continued~~
談談所謂「十二輪值歲君」(2)~台灣六愚
「十二太歲君」在台灣每年印刷數量超過六百萬本農民曆上,處處可見。
只不過近幾十年以來,絕大部分道教信徒,被道教人士灌輸一種迷信觀念;也就是說,若逢其所屬之生肖遇「十二太歲君」之太歲或歲破,甚至是其他凶星者,就必須花錢到寺廟或是道觀「安太歲」、「點光明燈」等,以保當年「平安」;理無非是擔心自己或是親友的「元神」被當值之太歲或凶神所侵犯。
令人感到好氣又好笑地是,期待「安太歲」、「點光明燈」這些善良無知的民眾,每每為了名剎內數量有限的點燈名額;竟然於歲末寒冬之際,不畏凜冽寒冷的北風,更而犧牲正常的睡眠時間,在這些名剎外大排長龍,惟恐無法買到「點燈」的機會而遺憾悔恨。
尤其是點燈位置越近神明者,其「神力」越有效果的要命心態下,民眾們往往不惜代價地搶破頭,就是要將「燈」點在「神明」旁邊。無知民眾盲從於道教小術的悲哀行徑,由此可見一斑。
然而,「安太歲」、「光明燈」有用嗎?
六愚在幾年前《續歲星不是太歲》的文章,引用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曾志朗院士《人人都是科學人》一書中的調查報告中,早已經告訴大家答案了;故而六愚僅從「十二太歲君」的觀點上論述之。
所謂「十二太歲君」之說,首見於五代名僧釋延壽所著之《宗鏡錄》(註:又名《心鏡錄》,釋延壽著作之書目的是要「舉一心為宗,照萬法如鏡」,故而以《宗鏡錄》名之。):「李淳風四利三元,一太歲、二太陽、三喪門、四太陰、五官符、六死符、七歲破、八龍德、九白虎、十福德、十一弔客、十二病符,太陽、太陰、龍德、福德為吉,餘方皆凶。」(註:此說法究竟是否為李淳風所言,已經無法考據矣。)其中之所謂「四利」是指「十二太歲君」中之太陽、太陰、龍德、福德等四吉星;亦即「十二太歲君」除了此「四利」外,其餘皆凶。而「三元」指的則是上元、中元、下元等三元。換句話說,我國有「十二太歲君」的說法,已經超過千年以上的歲月了。
然而,要追究「十二太歲君」的來源,還是必須從歲星與太歲星的關係說起。
根據《史記.天官書》:「義失者,罰出歲星。歲星贏縮,以其捨命國。所在國不可伐,可以罰人。」《淮南子.天文訓》:「歲星之居,五穀豐昌;其對為衝,歲乃有殃。」《凖星經》曰:「歲星所在,其國有福。」..等古文獻的記載,皆指歲星為天上之福星;因此而有「福星高照」之成語。
而《荀子.儒效》:「武王之誅紂也,行之曰,以兵東南而迎太歲。」《淮南子.天文訓》:「太歲迎者辱,背者強。」王充《論衡.難歲》:「移徙法曰:『徙抵太歲兇,負太歲亦兇。』抵太歲名曰歲下,負太歲名曰歲破,故皆凶也。」《孫子集註》:「周公曰:『今時逆太歲,龜灼言凶,卜筮不吉,星凶爲災,請還。』」《清稗類鈔》:「太歲為凶神,凡太歲所在之地、起土興工、則必有災殃。」..等。皆是指「太歲」為凶星,故而亦有成語「太歲當頭」之說。
事實上,「太歲星」是由「歲星」所衍生出的假想凶星;由於歲星行之於天上,故而我國古人基於陰陽相對觀的思維下,假想出亦有一相對之太歲星行之於地下;《馮相氏》賈公彥疏:「以歲星為陽,人之所見;大(註:太)歲為陰,人所不覩;既歲星與大歲雖右行左行不同,要行度不異。」亦即歲星與太歲兩星就是一天一地、一上一下、一正一負、一順一逆、一吉一凶、一實一虛、一陰一陽的相對關係。
~~To be continued~~
談談所謂「十二輪值歲君」(1)~台灣六愚
「十二輪值歲君」亦稱「十二太歲君」、「十二流年神煞」、「十二歲建神煞」等;也就是隨著十二生肖每十二年各輪值一次的太歲、太陽、喪門、太陰、官符、死符、歲破、龍德、白虎、福德、吊客及病符等「十二太歲星君」。
「十二太歲君」在台灣每年印刷數量超過六百萬本農民曆上,處處可見。
只不過近幾十年以來,絕大部分道教信徒,被道教人士灌輸一種迷信觀念;也就是說,若逢其所屬之生肖遇「十二太歲君」之太歲或歲破,甚至是其他凶星者,就必須花錢到寺廟或是道觀「安太歲」、「點光明燈」等,以保當年「平安」;理無非是擔心自己或是親友的「元神」被當值之太歲或凶神所侵犯。
令人感到好氣又好笑地是,期待「安太歲」、「點光明燈」這些善良無知的民眾,每每為了名剎內數量有限的點燈名額;竟然於歲末寒冬之際,不畏凜冽寒冷的北風,更而犧牲正常的睡眠時間,在這些名剎外大排長龍,惟恐無法買到「點燈」的機會而遺憾悔恨。
尤其是點燈位置越近神明者,其「神力」越有效果的要命心態下,民眾們往往不惜代價地搶破頭,就是要將「燈」點在「神明」旁邊。無知民眾盲從於道教小術的悲哀行徑,由此可見一斑。
然而,「安太歲」、「光明燈」有用嗎?
六愚在幾年前《續歲星不是太歲》的文章,引用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曾志朗院士《人人都是科學人》一書中的調查報告中,早已經告訴大家答案了;故而六愚僅從「十二太歲君」的觀點上論述之。
所謂「十二太歲君」之說,首見於五代名僧釋延壽所著之《宗鏡錄》(註:又名《心鏡錄》,釋延壽著作之書目的是要「舉一心為宗,照萬法如鏡」,故而以《宗鏡錄》名之。):「李淳風四利三元,一太歲、二太陽、三喪門、四太陰、五官符、六死符、七歲破、八龍德、九白虎、十福德、十一弔客、十二病符,太陽、太陰、龍德、福德為吉,餘方皆凶。」(註:此說法究竟是否為李淳風所言,已經無法考據矣。)其中之所謂「四利」是指「十二太歲君」中之太陽、太陰、龍德、福德等四吉星;亦即「十二太歲君」除了此「四利」外,其餘皆凶。而「三元」指的則是上元、中元、下元等三元。換句話說,我國有「十二太歲君」的說法,已經超過千年以上的歲月了。
~~To be continued~~
談談所謂「十二輪值歲君」(一)~台灣六愚
「十二輪值歲君」亦稱「十二太歲君」、「十二流年神煞」、「十二歲建神煞」等;也就是隨著十二生肖每十二年各輪值一次的太歲、太陽、喪門、太陰、官符、死符、歲破、龍德、白虎、福德、吊客及病符等「十二太歲星君」。
「十二太歲君」在台灣每年印刷數量超過六百萬本農民曆上,處處可見。
只不過近幾十年以來,絕大部分道教信徒,被道教人士灌輸一種迷信觀念;也就是說,若逢其所屬之生肖遇「十二太歲君」之太歲或歲破,甚至是其他凶星者,就必須花錢到寺廟或是道觀「安太歲」、「點光明燈」等,以保當年「平安」;理無非是擔心自己或是親友的「元神」被當值之太歲或凶神所侵犯。
令人感到好氣又好笑地是,期待「安太歲」、「點光明燈」這些善良無知的民眾,每每為了名剎內數量有限的點燈名額;竟然於歲末寒冬之際,不畏凜冽寒冷的北風,更而犧牲正常的睡眠時間,在這些名剎外大排長龍,惟恐無法買到「點燈」的機會而遺憾悔恨。
尤其是點燈位置越近神明者,其「神力」越有效果的要命心態下,民眾們往往不惜代價地搶破頭,就是要將「燈」點在「神明」旁邊。無知民眾盲從於道教小術的悲哀行徑,由此可見一斑。
然而,「安太歲」、「光明燈」有用嗎?
六愚在幾年前《續歲星不是太歲》的文章,引用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曾志朗院士《人人都是科學人》一書中的調查報告中,早已經告訴大家答案了;故而六愚僅從「十二太歲君」的觀點上論述之。
所謂「十二太歲君」之說,首見於五代名僧釋延壽所著之《宗鏡錄》(註:又名《心鏡錄》,釋延壽著作之書目的是要「舉一心為宗,照萬法如鏡」,故而以《宗鏡錄》名之。):「李淳風四利三元,一太歲、二太陽、三喪門、四太陰、五官符、六死符、七歲破、八龍德、九白虎、十福德、十一弔客、十二病符,太陽、太陰、龍德、福德為吉,餘方皆凶。」(註:此說法究竟是否為李淳風所言,已經無法考據矣。)其中之所謂「四利」是指「十二太歲君」中之太陽、太陰、龍德、福德等四吉星;亦即「十二太歲君」除了此「四利」外,其餘皆凶。而「三元」指的則是上元、中元、下元等三元。換句話說,我國有「十二太歲君」的說法,已經超過千年以上的歲月了。
然而,要追究「十二太歲君」的來源,還是必須從歲星與太歲星的關係說起。
根據《史記.天官書》:「義失者,罰出歲星。歲星贏縮,以其捨命國。所在國不可伐,可以罰人。」《淮南子.天文訓》:「歲星之居,五穀豐昌;其對為衝,歲乃有殃。」《凖星經》曰:「歲星所在,其國有福。」..等古文獻的記載,皆指歲星為天上之福星;因此而有「福星高照」之成語。
而《荀子.儒效》:「武王之誅紂也,行之曰,以兵東南而迎太歲。」《淮南子.天文訓》:「太歲迎者辱,背者強。」王充《論衡.難歲》:「移徙法曰:『徙抵太歲兇,負太歲亦兇。』抵太歲名曰歲下,負太歲名曰歲破,故皆凶也。」《孫子集註》:「周公曰:『今時逆太歲,龜灼言凶,卜筮不吉,星凶爲災,請還。』」《清稗類鈔》:「太歲為凶神,凡太歲所在之地、起土興工、則必有災殃。」..等。皆是指「太歲」為凶星,故而亦有成語「太歲當頭」之說。
事實上,「太歲星」是由「歲星」所衍生出的假想凶星;由於歲星行之於天上,故而我國古人基於陰陽相對觀的思維下,假想出亦有一相對之太歲星行之於地下;《馮相氏》賈公彥疏:「以歲星為陽,人之所見;大(註:太)歲為陰,人所不覩;既歲星與大歲雖右行左行不同,要行度不異。」亦即歲星與太歲兩星就是一天一地、一上一下、一正一負、一順一逆、一吉一凶、一實一虛、一陰一陽的相對關係。
各種的歷史文獻上的記載,很清楚地說明歲星不是太歲星,兩者之間的差異甚大;而清朝官方編著的《協紀辨方書》也特別強調:「歲星右行於天,太歲左行於地,歲星歲移一辰,十二年一周,故曰歲星。則歷之太歲,即是保章氏所云十有二歲,並非別有太歲。顧太歲者,歲之神;歲星者,歲之星,舉太歲以表歲星則可,謂太歲即歲星則不可。」當代有人將歲星當成太歲星是個天大的笑話。
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
十二轮值岁君究竟是顺行还是逆转?
问:十二轮值岁君究竟是顺行还是逆转?
答:这个问题问的很好!
你所称的所谓「十二太岁君」,六愚考据应该是根据唐朝李淳风的「四利三元」观念;《协纪辨方书》摘录五代佛教著作的《宗镜录》就提到:「李淳风四利三元,一太岁、二太阳、三丧门、四太阴、五官符、六死符、七岁破、八龙德、九白虎、十福德、十一吊客、十二病符,太阳、太阴、龙德、福德为吉,余方皆凶。」(注:此说法究竟是否为李淳风所言,已经无法考据矣。)
严格说来,这种思维应该属于奇门遁甲学问;《奇门遁甲统宗大全》:「从建求来起太岁,只将太岁避凶神。丧门岁前二宫是,官符岁后八宫分。此是三神游地下,犯之立见祸相侵。太岁原为地下君,犯之飞祸入门庭。受祸无非是家长,一家沦落不由人。丧门命要收魂魄,犯之丧祸便临门。死者就中多少壮,常闻哭泣聒比邻。官符自古招官讼,犯者纷纷起斗争。枷锁狱中无计免,他时流泪不由人。岁破之星忧宅母,白虎丧讼小儿凶。病符灾疾忧家长,吊客死符丧祸重。惟有太阳与福德,添丁生子制诸凶。太阴除病家生女,龙德能消瘟疫空。此是仙人真秘诀,凡夫莫与论其踪。」等;只不过,其中也难免也掺杂着诸如六壬择日与十二建除术概念。
而这种概念,经过道教学术的渲染与运用,而将其用于十二支方取太岁定吉凶,《玄机赋》:「犯太岁防宅长大凶。修太阳能制诸煞,移床此方必生子。犯丧门主死丧哭泣。修太阴主生女,散病患。犯官符主口舌官讼。犯死符主灾病死亡。犯岁破杀宅母。修龙德散瘟疫讼。犯白虎主哭泣死亡杀小儿。修福德添丁生子。犯吊客主丧服。犯病符主疾病。」的说法;后来十二支方取太岁定吉凶再与轮值十二生肖结合后,成为所谓「轮值十二神煞」或是「十二太岁君」;发展到后来,即便是果老星宗或是紫微斗数命理学也有这些理论的影子。
你的疑惑,《玄机赋》说的很清楚:「以地盘岁支位上起,一太岁,二太阳,三丧门,四太阴,五官符,六死符,七岁破,八龙德,九白虎,十福德,十一吊客,十二病符,顺行十二宫。」
由于十二支又与十二生肖套用;因此,「十二太岁君」也随着十二生肖轮值;以今年虎年为例,虎为太岁、兔为太阳、龙为丧门、蛇为太阴、马为官符、羊为死符、猴是岁破、鸡为龙德、狗为白虎、猪为福德、鼠为吊客、牛为病符方是。
然而台湾每年出版农民历上的「十二太岁君」则多是逆行,此说之依据究竟所凭为何,恕六愚才疏学浅无法探究。(注:岁星为逆行,太岁星为顺行,六愚怀疑道教人士将岁星误以为太岁星而有此误。)
无论如何,从现代道教安太岁的立场而言,不论是十二生肖或是十二太岁君轮值,仔细一看后可以发现是「凶多吉少」;亦即提供给信众的主要信息就是要「花钱消灾」;故而有时候究竟是顺行或是逆行,已经很少人注意了。(六愚~2010立春)
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
一位風水師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「不樹不封」「薄葬」(4)~台灣六愚
不可否認地,魏晉南北朝以後,薄葬風氣也成為當時喪葬文化的主流思想;其原因當然包括戰亂下的經濟凋敝、塞外民族簡單的喪葬文化、玄學與釋道兩教的思想等時代因素的影響;然而,身為統治者的宣導,以及以身作則的薄葬作為,卻是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;而曹操確實是做到身體力行,《終令》特別交代身後之事說:「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,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。」《魏書.武帝紀》也有:「其規西門豹澗西原上為壽陵,因高為基,不封不樹。」「死後,如有不諱,隨時以殮,殮後即葬;葬畢,皆除服。其將兵屯戌者,皆不得離屯部;有司各率乃職;殮以時服,無藏金玉珍寶。」等。因此,曹操高陵也是依照古三王時期的「不樹不封」,也沒有留下可以為記的墓碑或是標誌;此種作為在圖讖迷信充斥,以及社會結構兩極化的漢代社會中,確實屬於異數。
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曹植《誄文》中的描述:「既以約終,令節不衰,既即梓宮,躬禦綴衣,璽不存身,唯紼是荷,明器無飾,陶素是嘉,既次西陵,幽閨啟路,群臣奉迎,我王安厝,窈窈玄宇,三光不入,潛闥一扃,尊靈永蟄,聖上臨穴,哀號靡及,群臣陪臨,佇立以泣,去此昭昭,於彼冥冥,永棄兆民,下君百靈,千代萬葉,曷時復形。」也就是說當曹操埋葬時,其壽衣依然是穿著平常補丁的衣服,玉璽也沒有隨葬,僅是象徵性地將平時綑綁印璽的絲帶放進去而以;當然,除了一些陶器外,也沒有任何金銀珠寶陪葬。同時,曹丕也有提到:「先帝躬履節約,遺詔省約;子以述父為孝,臣以繫事為忠。古不墓祭,皆設於廟;高陵上殿皆毀壞,車馬還廄,衣服藏府,以從先帝儉徳之志。」事實上,從當今高陵的出土後,可以發覺曹丕的說法,以及曹植《誄文》的描述,一點都不誇張。
而曹丕死後,也是遵照曹操的喪葬方式,不樹不封,儉約薄葬。更而特別以重話交代臣民不可違詔;《魏書.文帝紀》:「若違今詔,妄有所變改造施,吾為戮屍地下,戮而重戮,死而重死。臣子為蔑死君父,不忠不孝,使死者有知,將不福汝。其以此詔藏之宗廟,副在尚書、秘書、三府。」曹植為其兄所寫的《誄文》中亦有描述:「基於首陽,擬跡穀林,追堯纂唐,合山同阪,不樹不疆,塗車萏靈,珠玉靡藏,百神警侍,賓於幽堂,於是侯大隧之致功,陳元辰之叔禎,潛華體於梓宮,憑正殿以居靈,悼晏駕之既俟,感容車之速征,浮飛魂於輕霄,就黃墟以藏形,背三光之昭晢,歸窀穸之冥冥,嗟一往之不返,痛閟闥之長扃。」由此可見,曹丕的葬禮依然是遵照曹操的遺言。從另外角度觀察時,卻是凸顯出曹氏父子試圖改變東漢以來流傳在朝野之間的奢華風氣,以及提倡以薄葬替代秦漢以來厚葬的決心。
事實上,曹氏父子力行薄葬的行為,確實影響了魏晉南北朝幾百年間的喪葬風氣;其中當然也包括結束三國紛亂的西晉,以及北朝五胡十六國、南朝的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等朝代。
遺憾地是,在我國風水發展的過程上,魏晉南北朝這段期間的神鬼思維,已經與秦漢時代以前的觀念大為不同;而佛教「六道輪迴」的說法;以及道教長生不老的神仙術等思想,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。
因此,也造成在喪葬文化思想裡,除了禮制、風俗的思維之外,也多了宗教法術與六壬術的擇日下葬的趨吉避凶喪葬觀念。
五、後記
兩宋以後,曹操在後人的評價兩極化;然而,在仔細的觀察後,可以發覺歷史學家與民間社會的觀點迥然不同。
歷代歷史學家對於曹操的正面評價相當高,唐太宗將曹操比作殷商的伊尹及西漢的霍光;《三國志》更是以「非常之人,超世之傑」稱頌之;連毛澤東也公開讚揚曹操的歷史地位。
曹操的負面評價,應該是自東晉《世說新語》的假譎篇與忿狷篇開始;一直到元末羅貫中所著《三國演義》一書中之影響下,「治世之能臣,亂世之奸雄」的評語深入民心,也令曹操被後代民間社會罵得狗血淋頭;尤其是子虛烏有的「寧教我負天下人,不教天下人負我」一句話更是「千古名言」,因而也令曹操臭名滿天下。
圖片來源與參考資料:
1、《風水論》~六愚
2、《故宮文物月刊》306期~曹操高陵金何在?
3、河南文物網
~~完~~
一位風水師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「不樹不封」「薄葬」(3)~台灣六愚
曹操高陵墓道
三、從高陵的出土,探討我國「不樹不封」與「薄葬」文化的轉變
我國疆域遼闊,民族眾多,地理結構複雜,生活方式多元化,加上其他民族未有的風水文化,故而喪葬方式也較之其他民族更為多采多姿。
然而,任何的喪葬文化,大體還是離不開禮制、風俗以及宗教祭祀方面的思維。
事實上,在我國的春秋時代以前的喪葬作為,就是「不樹不封」;也就是《呂氏春秋.節喪》所說:「葬也者,藏也。」《禮記》:「葬也者,藏也,欲人之弗得見也。」《易.繫辭傳下》:「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藏之中野,不封不樹。」以及《方言》所謂:「凡葬而無墳謂之墓」的埋葬思維。清初柴紹炳《原葬論》解釋的很清楚:「葬者,藏也。藏之為言,使人勿克見也。孝子慈孫於親,死而葬之,不忍其有暴骨焉。於是始死有斂,斂而殯,殯已而葬。葬者,掩藏之,風雨霜露之勿侵,狐狸蠅蚋之無齧也。故蔂木裏而掩,上世為已愈於壑矣。」
因此,春秋時代以前的帝王們皆未有被發現其陵寢可為證據;例如,《尚書.太甲》:「太甲既立,不明,伊尹放諸桐。」(註:伊尹為商湯時期之名相,桐則是商湯之墓地。)《呂氏春秋.安死篇》:「堯葬於谷林,通樹之,舜葬於紀市,不變其肆;禹葬會稽,不變人徒。」《漢書.楚元王》也提到:「自黃帝始;黃帝葬於橋山,堯葬濟陰,丘壟皆小,葬具甚微。舜葬蒼梧,二妃不從。禹葬會稽,不改其列。殷湯無葬處。文、武、周公葬於畢,..皆無丘隴之處。」《三國志.魏書》也有:「昔堯葬谷林,通樹之,禹葬會稽,農不易畝。」「封樹之制,非上古也」以及「壽陵因山為體,無為封樹,無立寢殿,造園邑,通神道。」東漢崔寔《政論》書中也說:「古者墓而不墳,文、武之兆,與平地齊。」等。
由此可見,在春秋時代以前,無論是王侯將相或是平民百姓的埋葬方式,都是「與平地齊」的「不封不樹」。
真正開啟墓上起墳之風氣者,卻是與孔聖人脫不了干係;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孔子既得合葬於防,曰:『吾聞之,古也墓而不墳。今丘也,東西南北之人也(註:指漂泊不定,居無定所者。),不可以弗識也。』於是封之,崇四尺。孔子先反,門人後,雨甚;至,孔子問焉曰:『爾來何遲也?』曰:『防墓崩。』孔子不應。三,孔子泫然流涕曰:『吾聞之,古不修墓。』」。
從《禮記》這段紀錄中,幾乎可以確定孔夫子就是「墓上起墳」、「祭祖」與「掃墓」三種傳統喪葬習俗的「始作俑者」。
因此,進入戰國時期以後,朝野社會紛紛效仿之。例如,以春秋到戰國這段期間的秦國來說,春秋五霸的秦穆公是以「不封不樹」的方式下葬;《漢書.楚元王》:「秦穆公葬於雍橐泉宮祈年館下,樗里子葬於武庫,皆無丘隴之處。」而眾所周知的秦始皇陵卻是大相逕庭。由此可知,墓上起墳風氣是在春秋戰國期間形成。
遺憾地是,自出現「墓上起墳」的習俗後,卻也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後世喪葬制度的改變;因此也影響了後代的風水文化。
根據《周禮.春官.塚人》有所謂:「以爵等為丘封之度,與其樹數」的制度;即可知春秋戰國時期依受封爵位的高低,各有其應有大小高低的丘封禮制。然而,在周天子形同虛設的時代中,各據一方的諸侯們未能有效地遵循周朝體制;故而也有逾矩的現象發生。例如,楚召王之「昭丘」,吳王闔閭之「虎丘」等,都是以天子規格之丘封。
事實上,秦漢以前墓上起墳後的土堆,無論身分之高低,一律稱之為「丘」;其差異僅在形狀、方位,與土堆的高低大小而已。至於,墳墓名稱會出現諸如墓、墳、封、冢、丘、陵、塋、埔、崗..等不同的稱謂(註:《方言》書另提到有培、愉、采、垠、壟、塿、撫等。),則是在漢代之後的事了。
無論如何,由於我國的習俗與禮制的規範,不同的身分,還是有不同稱謂;例如,聖人之墓稱「林」,如孔林;帝王之墓稱「陵」,漢高祖劉邦之「長陵」,漢武帝劉徹之「茂陵」..等(註:秦始皇陵在歷史上並無正式之陵號。);貴族之墓稱「冢」;官員或是富貴者之墓,稱「墓」;而平民百姓或是無主之墓則為稱「墳」。
另外,秦漢以後墓上土堆的形狀也有規定,其中尤以方錐形最貴,僅帝王方可用之;故而又稱之為「方上」。
再如,《白虎通.崩薨》有謂:「春秋之義,天子墳高三仞,樹以松;諸侯半之,樹以柏;大夫八尺,樹以欒;士四尺,樹以槐。」..等,皆是墓上起墳的喪葬習俗出現後,依照身分地位所訂定的喪葬禮制。
因此,可以確定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後,就已經沒有「不封不樹」的喪葬觀念了。
此外,與風水文化有關的喪葬事項;諸如起墳、修墓、植樹、棺槨..等風氣,也都是在春秋時期所發生的重大變革。
要命地是,在聖人不良示範下的喪葬風俗,卻直接影響了受到儒家思想教化下的後代子孫;人們為了表示孝道,為了盡倫理道德上的心意,更而絞盡腦汁,用盡各種不同的手段,來表達墓主生前的身分及地位;故而「厚葬」的禮制觀念也同時被人們所接受。
事實上,若將厚葬文化的萌芽,全然歸罪在儒家思想上時,就有些冤枉了。在西元1987年,距今大約為六千八百年前河南濮陽西水坡喪葬遺址的出土,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。而殷商時期「生人祭祀」「活人陪葬」的風氣,更是離不開厚葬的思維。
然而,自周公「制禮作樂」,並把喪葬方式禮制化後,喪禮也成為「五禮」之一(註:五禮為吉禮、凶禮、賓禮、軍禮、嘉禮)。故而影響了儒家的喪葬思想;《論語.為政》:「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
嚴格說來,孔子所主張的喪葬思想,應該是在禮制原則下量力而為;《禮記.檀弓上》就提到:「喪禮,與其哀不足,而禮有餘也;不若禮不足,而哀有餘也。祭禮,與其敬不足,而禮有餘也;不若禮不足,而敬有餘也。」而這種喪葬思想,似乎被孟子與荀子這兩位先生扭曲而解讀成厚葬觀念。《孟子.公孫丑下》:「古者,棺槨無度,中古棺七寸、槨稱之,自天子達於庶人。非直為觀美也,然後盡於人心。不得,不可以為悅;無財,不可以為悅。得之為有財。古之人皆用之,吾何為獨不然?且比化者,無使土親膚,於人心獨無恔乎?吾聞之君子,不以天下儉其親。」
荀子則解釋的更詳細,《荀子.禮論》說:「禮者,謹於治生死者也;生、人之始也,死、人之終也,終始俱善,人道畢矣。故君子敬始而慎終,終始如一,是君子之道,禮義之文也。夫厚其生而薄其死,是敬其有知,而慢其無知也,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。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,猶且羞之,而況以事其所隆親乎!故死之為道也,一而不可得再復也,臣之所以致重其君,子之所以致重其親,於是盡矣。故事生不忠厚,不敬文,謂之野;送死不忠厚,不敬文,謂之瘠。君子賤野而羞瘠,故天子棺槨七重,諸侯五重,大夫三重,士再重。然後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,皆有翣菨文章之等,以敬飾之,使生死終始若一;一足以為人願,是先王之道,忠臣孝子之極也。天子之喪動四海,屬諸侯;諸侯之喪動通國,屬大夫;大夫之喪動一國,屬修士;修士之喪動一鄉,屬朋友;庶人之喪合族黨,動州裏;刑余罪人之喪,不得合族黨,獨屬妻子,棺槨三寸,衣衾三領,不得飾棺,不得晝行,以昏殣,凡緣而往埋之,反無哭泣之節,無衰麻之服,無親疏月數之等,各反其平,各復其始,已葬埋,若無喪者而止,夫是之謂至辱。」
由此可見,同為儒家思想的孟子與荀子,在「性善」與「性惡」的觀點不同外, 對於「厚葬就是禮」的想法,倒是「有志一同」。
而這種儒家倫理道德上的喪葬思想,不但決定了我國千百年來喪葬文化的發展,同時也改變了風水陰陽宅的擇址、擇墓,以及與喪葬方面有關的思維與活動等。
戰國時期及秦漢以後,除了漢初施行黃老學說主張薄葬外,朝野之間幾乎都是充滿了厚葬思想;其中漢文帝更在遺詔中特別交代喪葬必須從簡。
以秦始皇陵的規模為例,根據《史記》的記載:「始皇初繼位,穿治驪山,及並天下,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,穿三泉,下銅而致槨,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。令匠作機弩矢,有所穿近者,輒射之。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,機相灌輸,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。以人魚膏為燭,度不滅者久之。」從當今已經出土的部份秦始皇陵的陪葬群相互比較之後,《史記》的描述似乎並不誇張。
而開創漢朝厚葬之風的漢武帝,根據《後漢書》引《漢舊儀.略載前漢諸帝壽陵》所描述的記載說:「天子即位明年,將作大匠營陵地,用地七頃,方中用地一頃。深十三丈,堂壇高三丈,墳高十二丈。武帝墳高二十丈,明中高一丈七尺,四週二丈,內梓棺柏黃腸題湊,以次百官藏畢。其設四通羨門,容大車六馬,皆藏之內方,外陟車石。外方立,先閉劍戶,戶設夜龍、莫邪劍、伏弩,設伏火。已營陵,餘地為西園後陵,餘地為婕妤以下,次賜親屬功臣。」以及《晉書.索綝傳》所說:「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,天下貢賦三分之;一供宗廟,一供賓客,一充山陵。」便可知其規模之龐大。
因此,兩漢期間的「黃腸題湊」、「金縷玉柙」..等,種種的奢華喪葬作風充斥在朝野社會之間;難怪東漢思想家王符,在《潛夫論.浮侈》中不客氣的批評:「文帝葬於芷陽,明帝葬於洛南,皆不藏珠寶,不造廟,不起山陵。陵墓雖卑而聖高。今京師貴戚,郡縣豪家,生不極養,死乃崇喪。或至刻金鏤玉,檽梓楩柟,良田造塋,黃壤致藏,多埋珍寶偶人車馬,造起大塚,廣種松柏,廬舍祠堂,崇侈上僭。寵臣貴戚,州郡世家,每有喪葬,都官屬縣,各當遣吏齎奉,車馬帷帳,貸假待客之具,競為華觀。此無益於奉終,無增於孝行,但作煩攪擾,傷害吏民。...景帝時,武原侯衛不害坐葬過律奪國。明帝時,桑民摐陽侯坐塚過制髡削。今天下浮侈離本,僭奢過上,亦已甚矣!」
然而,曹操這種被天下人罵了一千八百多年的盜墓行為,若是從更寬容的角度來看時;此舉至少是動在帝王以外,以及一些生前不知民間疾苦的死人身上,若是將此觀念強壓在帝王陵寢或是活人身上時,恐怕將使當時夠亂的天下局勢更加紛亂。
不過話說回來,曹操高陵的不封不樹,應該就是《禮記》:「葬也者,藏也,欲人之弗得見也」的思維;因此,曹操高陵的葬式,也是屬於一種古葬禮,並沒有違反喪葬禮制。當然,也不是基於擔心高陵被後人盜墓所安排的葬法。
一位風水師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「不樹不封」「薄葬」(2)~台灣六愚
有關曹操所謂「七十二疑塚」之說,自古以來在民間社會中,早已鬧得沸沸揚揚,煞有其事。
然而,此事當真?
事實上,要說明曹操是否有「七十二疑塚」之說,就必須先探討曹操是否為「密葬」方式下葬說起。
根據曹丕《為武帝哀策》:「痛神曜之幽潛,哀鼎俎之虛置,舒皇德而詠思,遂腷臆以蒞事,矧乃小子,夙遭不造,豭豭在疚,嗚呼皇考,產我曷晚,棄我曷早,群臣子輔,奪我哀原,猥抑奔墓,俯就權變,卜葬既從,大隧既通,漫漫長夜,窈窈玄宮,有晦無明,曷有所窮,鹵簿既整,三官駢羅,前驅建旗,方相執戈,棄此宮庭,陟彼山阿。」曹植的《誄文》:「於惟我王,承運之衰,神武震發,群雄殄夷,拯民於下,...棄離臣子,背世長終,兆民號咷,...既次西陵,幽閨啟路,群臣奉迎,我王安厝,窈窈玄宇,三光不入,潛闥一扃,尊靈永蟄,聖上臨穴,哀號靡及,群臣陪臨,佇立以泣,去此昭昭,於彼冥冥,永棄兆民,下君百靈,千代萬葉,曷時復形。」以及《晉書.宣帝紀》上也清楚地記載:「及武帝薨於洛陽,朝野危懼。」等的描述,便可知當時曹操並非是密葬。
嚴格說來,以曹操的時代背景,以及當時魏王之權勢與當朝丞相的身分地位而言,若要以密葬的方式下葬的話,要如何向天下、各路諸侯及通使的外邦交代?
由此可知,曹操的葬禮絕非密葬;因此,曹操逝世之後,應該也沒有安排所謂「七十二疑塚」。
然而,所謂曹操「七十二疑塚」之說,又從何而來?
根據晉朝陸機《吊魏武帝文》中提到:「揮清弦而獨奏,薦脯糒而誰嘗?悼繐帳之冥漠,怨西陵之茫茫。登雀台而群悲,佇美目其何望。」南朝陳張正見:「可惜年將淚,俱盡望陵中。」以及鮑照《西門豹廟》:「漳流名磴石,銅雀影秋林。」謝脁《同謝咨議銅雀台詩》之:「穗帷飄井幹,樽酒若平生;鬱鬱西陵樹,詎聞歌吹聲。」《全唐文》、《太平御覽》及《資治通鑒》的記載,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十九年(註:西元645年),征高麗途中,曾經前往高陵弔謁,並寫下一篇祭文(註:據北宋《太平御覽》之《唐太宗皇帝祭魏武帝文》:「夫大德曰生,資二儀以成化;大寶曰位,應五運而遞昌。貴賤廢興,莫非天命。故龍顏日角,顯帝王之符;電影虹光,表乾坤之瑞。不可以智競,不可以力爭。昔漢室三分,群雄並立。夫民離政亂,安之者哲人;德喪時危,定之者賢輔。伊尹之匡殷室,王道昏而複明;霍光之佐漢朝,皇綱否而還泰。立忠履節,爰在於斯。帝以雄武之姿,常艱難之運。棟樑之任,同乎曩時;匡正之功,異乎往代。觀沉溺而不拯,視顛覆而不持,乖狥國之情,有無君之跡。既而三分,肇慶黃星之應,久彰五十啟期,真人之運斯屬,其天意也,豈人事乎?」)以及唐朝時期與西陵有關的大量詩句,諸如王勃《銅雀臺》:「金鳳鄰銅雀,漳河望鄴城。君王無處所,台榭若平生。舞筵紛可就,歌梁儼未頃。西陵松檟冷,誰見綺羅情。」劉長卿之:「嬌愛更何日,高臺空數層。含啼映雙袖,不忍看西陵。漳河東流無復來,百花輦路為蒼苔;青樓月夜長寂寞,碧雲日暮空徘徊;君不見鄴中萬事非昔時,古人何在今人悲;春風不逐君王去,草色年年舊宮路;宮中歌舞已浮雲,空指行人往來處。」張氏琰:「君王冥寞不可見,銅雀歌舞空徘徊;西陵嘖嘖悲宿鳥,空殿沈沈閉青苔。青苔無人跡,紅粉空相哀。」沈佺期:「昔年分鼎地,今日望陵台;一旦雄圖盡,千秋遺令開;綺羅君不見,歌舞妾空來;思共漳河水,東流無重回。」其他尚有劉商、李邕、喬知之、歐陽詹、...等詩句,便可知曹操高陵的位置,在唐朝以前是相當明確的。
只不過從這些唐朝的詩句中,亦可得知當時的高陵,已經是一片寂寥矣。
根據歷史文獻的資料而言,曹操「七十二疑塚」之說,應該是從宋朝之後才開始在民間社會中傳開。
南宋范成大在《七十二塚》中提到:「疑塚在講武城外,森然彌望,北人比常贈封之:一棺何用塚如林,誰復如公負此心。聞說群胡為封土,世間隨事有知音。」羅大經在《鶴林玉露》中也有:「漳河上有七十二塚,相傳云曹操疑塚也。」而俞應符《七十二座疑塚》詩中有:「生前欺天絕漢統,死後欺人設疑塚;人生用智死即休,何用餘機到丘壟。人言疑塚我不疑,我有一法君未知,直須盡發疑塚七十二,必有一塚藏君屍。」京鏜《曹操疑塚》詩則有:「疑塚多留七十餘,謀身自謂永無虞;不知五馬同槽夢,曾為兒孫遠慮無?」等;而在北方金朝的楊奐在《山陵雜記》也提到:「曹操沒後,恐人發其塚,乃設疑塚七十二,在漳河之上。」便可知在兩宋期間,就已經有了「七十二疑塚」之說。
事實上,「七十二疑塚」之說與醜化曹操奸詐欺世的傳言,有著不可分割的連帶關係;其原因是南宋的偏安政權,認為北方金朝政權奪取其江山與曹操篡漢的作為無異,故而從此也開始醜化曹操;而北方則是以曹操為英雄豪傑,並將錯就錯以七十二疑冢祭祀,並年年封土;久而久之,曹操疑冢之傳言因此而不脛而走;《鶴林玉露》:「北人歲增封之。范石湖奉使過之有詩云:『一棺何用塚如林,誰復如公負此心;歲歲蕃酋為封土,世間隨事有知音。』」
元代以後,「七十二疑塚」之說已經在民間社會廣為流傳;元葛邏祿乃賢《河朔訪古記》卷中有清楚的描述:「魏武高平陵。在鄴鎮西南三十里。周圍二百七十歩,高一丈六尺。十二月,予登銅爵台,西望荒邱煙樹。永寧寺僧指示余曰:『此曹公之西陵也。』曹操疑塚。在滏陽縣南二十里,曰講武城,壁壘猶在。又有高臺一所,曰將台。城外高邱七十二所,參錯佈置,巋然相望,世云曹操疑塚。初,操之葬,以惑後人,不致發掘故也。塚間有曹公廟,殿屋甚華麗。廟北一高邱,之前巨碑一通,螭首龜趺,齊思王之碑,姜一芝所撰云。西望西陵不十餘里,煙樹歷歷可見。十二月,予按轡其間,自午抵暮,縱橫出入塚中,不知所鄉。噫!何其用心之詐也,使操能見武侯八陣圖,則有愧多矣。」而陶宗儀《南村輟耕錄》也有:「不知老騰(註:曹操)之骨,必不在七十二家之內耶。」
明英宗天順年間,《大明一統志》:「曹操疑塚:在講武城外。凡七十二處,森然彌望,髙者如小山,布列直至磁州而止。」正統年間曹安之《讕言長語》也有:「又如曹操作七十二疑塚,使人不可尋。」而萬曆年間的地理學家王士性在《豫志》中也說:「余謂以操之多智,即七十二塚中,操屍猶不在也。」明末潘光祖《匯集輿圖備考》:「考曹操疑冢在磁州,凡七十二處。按疑冢在彰德府講武城外,凡七十二處,森然彌望,高者如小丘,布列至磁州而止。」
清朝時期徐乾學在《讀禮通考》中說:「曹操篡漢有天下,歿後恐人發其塚。乃設疑塚七十二,在漳河之上。」《讀史方輿紀要.講武城》:「講武城在故鄴城北漳水上。磁州南二十里亦有講武城;皆曹操所築也。又操有疑塚,凡七十二處,在漳水上,自講武城外,森然彌望,高者如小山布列,直至磁州而止。」而黃協潤有《七十二疑都詩》曰:「人言疑家我不疑,我有一言告君知;七十二外埋一家,更於何處求君屍。」蒲松齡《聊齋志異》批評道:「後賢詩云:『盡掘七十二疑塚,必有一塚葬君屍。』寧知竟在七十二塚之外乎?奸哉瞞也!然千餘年而朽骨不保,變詐亦復何益?嗚呼,瞞之智正瞞之愚也!」等。
事實上,南宋以後由於曹操負面的評價,以及七十二疑冢之說的流傳,加上有些地方志提供了高陵似是而非的說法,以至於另後代之考古學家難以窺及高陵之正確位置,也令歷代的盜墓者有無從下手之感;倒楣的是葬在傳說中高陵位置附近一些不同朝代的貴族冢墓,竟然也成為盜墓者覬覦高陵財物下的直接受害者。
一位風水師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「不樹不封」「薄葬」(1)~台灣六愚
一位風水師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「不樹不封」「薄葬」~台灣六愚
中國最近考古界最熱門的話題,莫過於曹操高陵的發現。
根據大陸新聞界的新聞稿,以及中國河南省文物局考古團隊所發表的文章等,皆證實了曹操高陵的實際位置是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。
此一重大發現,對於三國時期曹魏的歷史考據,以及文獻與曹操有關的記載,應該也有其積極正面的考據價值。
因此,六愚姑且趁此股潮流,就有關曹操高陵之所知,以及從風水喪葬文化發展的角度,發表個人之淺見。
一、高陵發現的實際位置與歷史文獻記載的比較:
曹操是在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(註:西元220年3月15日)病逝於洛陽,享年66歲;《三國志.魏書.武帝紀》:「庚子,王崩於洛陽,年六十六。」
曹操逝世後,其靈柩是從洛陽運回鄴城;《三國志.魏書.賈逵》:「太祖崩洛陽,逵點喪式。..遂奉梓宮還鄴。」《三國志.魏書.夏侯尚》:「太祖崩於洛陽,尚持節,乃奉梓宮還鄴。」以及《晉書.宣帝紀》:「及武帝薨於洛陽,..帝(註:司馬懿)綱紀喪事,內外肅然;乃奉梓宮還鄴。」等,皆有提到曹操是病逝於洛陽,將靈柩於當年二月運回鄴城的記載。
然而,鄴城在何處?
鄴城是我國古代之地名,位置大約在今河北邯鄲臨漳縣與磁縣交界處;是春秋時期五霸之首齊桓公所建,也是我國華北平原上的重要城市;到了戰國時期,則是屬於魏國領地;而有關治鄴的故事中,則是以西門豹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。
到了三國時期,鄴城是屬於魏都;故此,若依時代背景的角度來探討曹操的思維時,六愚懷疑曹操應該是抱持著稱霸諸侯,並以齊桓公相同思維的「尊王攘夷」政治目標,並無稱帝之野心。
事實上,漢末時期的鄴城也是袁紹的根據地,並也歷經了十六國時期的後趙、冉魏、前燕,以及北朝東魏、北齊等政權在此建都。遺憾的是,此城在西元580年因隋文帝楊堅與尉遲迥之戰而幾乎被焚毀滅城。清朝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.鄴城》有詳細的記載:「舊在縣西二十里。春秋時,齊桓公所置。管子曰:『築五鹿、中牟、鄴以衛諸侯是也。』後屬晉。戰國屬魏,文侯二十五年,任西門豹為縣令。..初平二年,袁紹自為冀州牧,鎮鄴。建安九年,操攻鄴,..十五年,建鄴都,作三台。曹丕篡位,號為五都之一。晉仍為魏郡治。..咸康初,石虎徙都焉。升平初,慕容雋亦都之。苻秦滅燕,仍為冀州治。..天平初,歡遷魏主都此。二年,作新宮於鄴,築鄴南城,周二十五里。元象二年,復城鄴。..其後高洋篡位,亦居南城。後周建德六年,滅齊,置六府於鄴城。宣政初,移六府於洛陽,以相州為總管府。大象二年,尉遲迥起兵討楊堅,堅使韋孝寬擊平之。乃焚燒鄴城,徙其居人南遷四十五里,以安陽城為相州理所,仍名鄴,而改舊鄴縣為靈芝縣。隋開皇十年,復鄴縣為安陽,而靈芝仍為鄴縣,縣治即故鄴都之大慈寺。唐貞觀七年,築鄴縣治所小城,仍屬相州。..」
接著再根據《三國志.魏書.武帝紀》:「二月丁卯,葬高陵。」以及曹操逝世前二年,也就是建安二十三年(註:西元218年)六月,所頒佈的《終令》中提到:「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。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,因高為基,不封不樹。」並在逝世之當年又頒佈了《遺令》交代說:「吾死之後,葬於鄴之西岡上,與西門豹祠相近,無藏金玉珠寶。」由此可見,曹操確實是葬在鄴城附近,而高陵的位置應該是與西門豹祠息息相關。
問題是,西門豹祠又是在那裡?
事實上,西門豹祠早在西元558年4月已經被北齊文宣帝高洋所毀。根據《北齊書.文宣帝紀》記載:「七年春正月甲辰,帝至自晉陽。于鄴城西馬射,大集眾庶而觀之。...九年春..三月丁酉,帝至自晉陽。夏四月辛巳,大赦。是夏,大旱。帝以祈雨不應,毀西門豹祠,掘其塚。」以及《邯鄲歷史大事編年》則是記載:「北齊大旱,文宣帝高洋以祁雨不靈,毀西門豹祠,掘其墓葬。今鄴城西漳河南岸西門豹碑石為宋代所立。」等,皆有提及。
然而,魏文帝曹丕《述征賦》中則有提到:「羨西門之嘉跡,忽遙睇其靈宇。」而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也有:「漳水又東北,逕西門豹祠前。」《晉書.符堅》則說:「苻堅字永固,一名文玉,雄之子也。...其母苟氏嘗游漳水,祈子於西門豹祠,其夜夢與神交,因而有孕,十二月而生堅焉。」晉朝陸機《吊魏武帝文》中也提到:「葬於部之西崗上,與西門豹祠相近。」等,一些文獻上的記載中,皆有提到鄴城、漳水與西門豹祠的相關位置。亦即古西門豹祠的位置大約在古鄴城之西方,漳河的南岸附近。
再而根據出土的後趙建武十一年(註:西元345年),大僕卿駙馬都尉魯潛墓誌上,所記載:「墓在高決橋(註:高決橋應該為高穴橋,古代決與穴字通。)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,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,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,北迴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。」唐代李吉甫《元和郡縣圖志》相州鄴縣記載所提到:「魏武帝西陵(註:高陵亦稱西陵,後世因其地處於鄴城西方而稱之。),在縣西三十里。」以及元朝史學家胡三省《通鑒》也說:「高陵在鄴城西,操令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陵是也。」的具體方位等,與上述種種文獻資料的位置比較後,當今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的古陵墓,應該就是曹操高陵無疑。
由此可以推斷,曹操生前應該沒有特別安排所謂「七十二疑塚」之布局事件。
~~待續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