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

續歲星不是太歲(5)~台灣人真好騙











續歲星不是太歲(5)~台灣人真好騙
太歲被公認為凶星為不爭的事實,然而很少人去追究為了消災解厄,而祭祀太歲的歷史究竟已經有多久了。
  最早出現「太歲」的文獻紀錄,似乎都指向《荀子.儒效》及《ㄕ子》篇中:「武王之誅紂也,行之日以兵忌,東面而迎太歲。」;《淮南子‧兵略訓》也記載:「武王伐紂,東面而迎歲。」;以及後來的《孫子集注》:「今時逆太歲,龜灼言凶,卜筮不吉,星凶爲災,請還。」。事實上,在此以前的更早文獻,甚至是甲骨文中,已經有提到太歲的紀錄,如甲骨卜辭《庫方》1022記載:「從又於大歲,辛亥,貞壬子又多□歲。」;而在青銅器時期的《保卣》銘文中也有提到「乙卯,王令保及殷東國五侯..遘于四方,迨於大祀,在二月既望。」的句子,依據《黃帝調歷歷譜詳表》的計算,「康王二年,太歲乙卯,二月既望乙卯。」就是西元前1025年,也就是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,當今的歷史學家考據,當時的人們已經採用「太歲紀元」的方式;若要以上述甲骨文的紀錄的話,則是更早;因此可以得知,有太歲的觀念早在商周時代前就已經出現了。而《保卣》中銘文的「大祀」,也已經被當代學者推測,就是「太歲」的意思;難怪《爾雅.釋天》說:「夏曰歲,商曰祀,周曰年」。
  《禮記.祭義》:「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,立以為易。易抱龜南面,天子卷冕北面,雖有明知之心,必進斷其志焉,示不敢專,以尊天也。」;祭天之禮制,自古以來就是封建社會時期的大事,帝王居住的紫禁城面積,不敢大過祭天的天壇就是尊天敬天的一種表示;《史記.封禪書》及《漢書.郊祀志》有歲星及諸神之祭祀,卻未見有祭太歲,然而無論是當政者,或是民間社會,卻是非常在乎太歲凶星;例如《漢書.匈奴傳》:「元壽二年,單于來朝,上以太歲厭勝所在,捨之上林苑蒲陶宮。」,這段記載對於單于的安排,無外乎是令單于「沖太歲」;而在東漢年間,王充在《論衡》書中對於當時民間社會太歲的迷信,花了不少篇幅大力抨擊,《時篇》:「世俗起土興功,歲月有所食,所食之地必有死者。假令太歲在子,歲食於酉,正月建寅,月食於巳,子、寅地興功,則酉、巳之家見食矣。見食之家,作起厭勝,以五行之物懸金木水火。假令歲月食西家,西家懸金,歲月食東家,東家懸炭。設祭祀以除其凶,或空亡徙以闢其殃。連相仿效,皆謂之然。如考實之,虛妄迷也。..太歲,歲月之神,用罰為害,動靜殊致,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。」,《歲難篇》:「假令太歲在甲子,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,起宅嫁娶亦皆避之;其移東西,若徙四維,相之如者皆吉。何者?不與太歲相觸,亦不抵太歲之衝也。實問:避太歲者何意也?令太歲惡人徙乎?則徙者皆有禍。令太歲不禁人徙,惡人抵觸之乎?則道上之人南北行者皆有殃。」;由此可見,古代統治者的思維,似乎與民間的習俗並無極大的差異。清朝趙翼在《陔餘叢考》中對於太歲的祭祀有一番的說明,他認為漢朝時候,基本上已經有了祭太歲的習俗:「世俗起土興工,凡歲月所食之地必有死者:如太歲在子,歲食於酉;正月建寅,則月食於巳;子寅之地興土,則酉巳之家見食必須作厭勝之法,懸五行之物;如歲月食西家,西家懸金;食東家,東家懸炭。是太歲避忌之法,漢已有之。」
  雖然杜佑《通典》有記載,北魏道武帝(三八六~四0九在位)時,已立神歲十二專祀。但是正史上有祭太歲的紀錄應該是從宋朝年間開始,《宋史.天文志》:「熙甯四年,司天中官正周琮言:『《太一經》推算,七年甲寅歲,太一陽九、百六之數,復元之初。故《經》言,太歲有陽九之災,太一有百六之厄,皆在入元之初終。今陽九、百六當癸丑、甲寅歲,為災厄之會。』」、「《政和新儀》:『立春日祀東太一宮;立夏、季夏土王日祀中太一宮;立秋日祀西太一宮;立冬日祀中太一宮,宮之真室殿,五福太一在中,君基太一在東,太遊太一在西,俱南向。延休殿,四神太一。承厘殿,臣基太一在東,西向,北上。凝祐殿,直符太一。臻福殿,民基太一在西,東向,北上。膺慶殿,小遊太一在中,天一太一在東,地一太一在西。靈貺殿,太歲在中,太陰在西,俱南向。三皇、五方帝、日月、五星、二十八宿、十日、十二辰、天地水三官、五行、九宮、八卦、五嶽、四海、四瀆、十二山神等,並為從祀。』,到了元朝,祭祀太歲的禮制已成常態,《元史》:「壬子,始開醮祠於壽寧宮,祭太陽、太歲、火、土等星於司天台。」,而明朝以後,雖然《明史》有提到「古無太歲、月將壇宇之制,明始重其祭。」,以及《春明夢餘錄.太歲壇》記載:「何孟春云:『國初肇祀太歲,禮官雜議因及陰陽家說十二時所值之神,太祖乃定祭太歲於山川壇之正殿。』」,但是上述六愚所提出的證據,就已經說明祭祀太歲的習俗,並非始於明代,只是繼承元朝以來的風氣而已;而成祖十八年,遷都北京,天壇落成,祭祀太歲典制也成為每年常態的祭祀大典,:「天地壇在正陽門之南左,繚以垣牆,周回十里,中為大祀殿;丹墀東西四壇,以祀日月星辰。大祀殿門外,東西列十二壇,以祀嶽、鎮、海、瀆、山川、太歲、風、雲、雷、雨、歷代帝王、天下神祗。」,當然,這種風氣也因此而漸漸地深入了民間的社會各階層。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