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評漢寶德教授《風水與環境》之謬誤(五)~台灣六愚
八、「《隋書.藝文志》,已見有很多三元、九宮等著作,卻未見有《葬書》。這可能說名命相學較風水學發展早,..元運、九宮等法用到風水中來,很可能始自唐代。」(第40頁)
風水究竟是數術,抑或是學術,自古至今已被混淆,故而當代有心人士亦將區別之。
然而,風水術與六壬、奇門與太乙等三種術數之關係,自秦漢以來就相當密切;漢初汝殷侯出土的證據,以及《漢書》、《後漢書》、《三國志》及《晉書》或多或少皆可窺其影子;故而《隋書》之中亦不可避免。然而漢教授將《隋書.藝文志》之中與三元、九宮等有關的著作,完全與風水一併混淆相提,並依此記載證明命相學發展較風水學為早,似乎有所不妥。
文獻上最早與命理學有關的記載,是根據西漢文帝時期,韓嬰所撰《韓詩外傳》的記載裡,有一段春秋時代大命相家姑布子卿觀察孔子後的評語;《韓詩外傳》:「得堯之顙,舜之目,禹之頸,皋陶之喙。從前視之,盎盎乎似有王者;從後視之,高肩弱脊,此惟不及四聖者也。..遠而望之,羸乎若喪家之狗,...。」(註:此故事雖然是描述孔子,然而竟然與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形象及遭遇非常雷同;故而當今亦有人因此而將孫中山先生,神話而成謂之孔夫子所轉世的偉人。)。
此記載若要與古代堪輿的故事比較起來,晚了至少一千三百年;而將元運、九宮等法用到風水中來,嚴格說來,唐代僅是六壬、太乙之神術的思維而已,也就是以擇日神煞之各種忌諱為主,與風水堪輿無關。
否則,又何來清初的蔣平階?
(待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